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朱元璋比那半夜鸡叫的地主周扒皮,也是不差分毫,
在苛刻官员这件事上,叫一声朱扒皮毫不为过。
胡翊不禁觉得周观政这人能处,遇事他是真上啊!
说起这个,他就又想起当初那位知府兰以权。
兰以权在被胡翊参倒,发往广西为官的路上。
就曾对胡翊言道,说自己一家人都在老家种地,维持生计。
此人赴广西上任,也只骑著一头毛驴,驴身上驮的全都是书本。
除此之外,身无他物。
从南京到广西,有数千里路程,兰以权也没有带任何僕从,便独自牵著驴上任去了。
他倒觉得,大明应该確有这样的清廉官员。
朱元璋说要去三山村,三山村下游不远就是槐岭村,王均直似乎就居住在那里。
正好,今日若能找到王均直,就可以直接叫他回太医院做太医了。
从三山门外的官道一路西去,大约三四里外,就是三山村了。
正月的天气还有些冷,但这挡不住孩童们玩闹的热情,他们在村口冰凉的石碾盘上嘻耍。
朱元璋看到这些孩子们,只大约五六七岁,一个个穿著粗布衣服,还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看到这一幕,他便有些高兴了:
“看起来,咱们大明的百姓过的都还不错,咱小时候可是连衣裳都没得穿呢。”
胡翊心道,这也就是三山村离著南京城最近,村民们在天子脚下,又紧挨著帝都。
干点什么不能吃饭?
胡翊觉得自已有必要纠正朱元璋的认知,想到这些时,立即便说了出来:
“岳丈,南方本就富足,何况这里又是天子脚下,村中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正常。
我到甘肃、陕西那些地方去过,潼关以西几无人烟,开封以西白骨哀哀,大明百姓们还很艰难啊!”
朱元璋虽然被驳了兴致,不过一想到胡翊说的这话属实,又有劝諫之意,当下也就没再说什么。
他亲自找到一个孩童,问了罗復仁家的去处,竟然还在村子的最后方。
穿过两条巷子,走过了这个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一行人终於是在最后面那条巷子里,发现了两三间又破又旧的房屋。
“门前有一颗大桑树的那家。”
朱元璋默念著,然后果然找到了这棵桑树。
桑树之侧,一座满是坑洞的土坯房,坐落在眼前。
土坏围墙常年遭受风蚀,变得极不平整,这座宅院的大门,也是用残破的木板图图拼成的,好像隨时都会倒塌。
这门连个锁都没有。
朱元璋当即掀开大门,迈步进院。
这罗復仁家中官宅,竟然如同荒废的房屋一般,院子两面种的全都是蔬菜,只留下中间一条很窄的过道。
看到这一幕时,朱元璋终於有些绷不住了,他转头问胡翊和身边的太子朱標:
“咱堂堂大明官员的家宅地,竟能贫困至此?
难道真如周观政所言,咱对待官员苛刻,大明的俸禄定製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