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开出的这么好的方子,这次竟又只收穫了1点熟练度。
这令胡翊觉得更加奇怪。
他还在从中想要总结出来一些东西,好像已经离推想出来的东西很近了,但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又觉得很远。
终究是只差一丝。
这种感觉就很奇怪,感觉就是只差一丝就能悟道了,这令他总是迫切思考,却越思考越是又求之不得。
最后觉得百爪挠心,简直浑身难受到了极致。
“究竟差在哪里了呢?”
胡翊百思不得其解。
当自已想不通时,胡翊想起一句厘语,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他叫来了崔太医,尝试两人一起合计合计。
崔太医將駙马爷开具的药方拿来看,一边感慨駙马爷医术之神奇,更加觉得医海浩瀚,今生都不一定能够窥得门径。
但虽然有如此感慨,於药方上看不出问题来,却毕竟是旁观者清,他似乎发现了駙马爷用药思路上的微小区別。
崔太医不时將桌上放置的两份药方反覆细看,琢磨著,开始尝试归纳胡翊的用药思路。
这两份药方,是胡翊按照获得的熟练度多少,分出的优劣,各自挑选出来的。
崔太医想了想,开口便道:
“附马爷,属下觉得,这还是用药思路的问题。”
他指著那几份效果不佳的药方,试著总结归纳道:
“您说这几份药方用药效果不佳,属下虽不知是如何看出来的,但这几张药方大都是以宣肺止咳为思路。
这是否说明了,以宣肺止咳这种解症的法子来治疗肺癆,方向不太准?”
崔太医说到此处时,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因此冒犯了胡翊。
他当然知道駙马爷不会为了这种小事跟自己计较,但在附马爷面前,自己一直执弟子礼。
这样的话说出来就显得狂悖了,缺乏尊师重道的涵养。
胡翊倒没有这么敏感,对於崔太医所说的方向不太准这种事,他之前也不是没想过。
但结合病症和药方来看,这样的归纳似乎过於简单了,医者要对各种病症因素持谨慎態度,必须要严格仔细的对待。
也因此,胡翊虽然每次想到这些,也会下意识否认,觉得过於儿戏了些。
直到崔太医又说起来道:
“駙马爷您所说这些效果好的药方,其中最好的一张药方主要以宣泄邪气为主。
其他两张次好的,也是有部分宣泄之意在里面,所以学生觉得,效果好的方子,思路就在这宣泄这二字上。”
崔太医的结论就这么简单。
在他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对於胡翊来说,却迟迟无法归纳。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医者不能自医,
自己眼中看到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要把这些细节全都联繫起来,就很容易会失去判断。
既然崔太医今日这样说了,胡翊就决定,下一次等这些医患们再来时,就以宣泄的思路开方子试试效果。
当然了,目前胡翊觉得疗效比较好的药方,都是以增加熟练度多少而推断出来的。
增加熟练度多,就真的意味著开出去的那张药方,效果会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