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神色凝重地记下,躬身退去。
范统独自一人坐在密室里,给自己倒了一杯烈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烧得喉咙发烫,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他虽然记不清历史上所有事件的细节,但大方向,他比谁都清楚。
李文忠的死,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开国元勋,将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藩王,将会逐渐填补他们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帝国新的支柱。
至少,在皇帝的设想中,是这样的。
李文忠的死,在北平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但其后续影响,却在悄然发酵。
徐达常年坐镇应天,北平大营的军务,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大半移交到了燕王府的手中。
如今,随着李文忠这位朱家军中第一人的逝去,朱棣作为北方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地位愈发凸显。
几日后,朱棣亲赴北平大营。
他没有搞什么隆重的仪式,只是召集了所有千户以上的将领,在帅帐中开了一场简单的会议。
帐内,几十名身经百战的悍将,看着主位上那个年轻却威严的王爷,神情复杂。
他们都是跟着徐达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魏国公忠心耿耿。
但他们同样清楚,眼前这位,是魏国公的女婿,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更是未来北境战场的最高指挥。
“诸位将军。”
朱棣的声音沉稳有力,“曹国公薨逝,国失栋梁。
大帅身在应天,北平的防务,便落在了我们肩上。”
他没有说任何煽情的话,只是将一份份燕王府拟定的,关于北平大营军备更新、兵员补充、粮饷调拨的详细计划,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将领们接过计划,只是粗粗扫了几眼,便个个倒吸一口凉气。
计划之详尽,考虑之周全,简直匪夷所思!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计划中提及的粮饷和抚恤标准,比以往高了不少!
“本王知道,诸位都是随大帅南征北战的百战精锐。
跟着本王,不敢说让大家个个封侯拜将,但本王保证,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为大明流血的兄弟,饿着肚子,寒了心!”
“凡战死者,与我饕餮卫等同!
皆可入英烈祠!”
话音刚落,帐内瞬间响起一片粗重的呼吸声。
英烈祠!
这三个字,如今在北平军中,比金子还重!
一名满脸虬髯的独眼将军,猛地站起身,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末将,愿为殿下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