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愿意撑腰的“娘家”协会,以及能替自己说话发声、还颇见成效的士兵公议会,士兵们的心一下子聚拢,士气大振。。
再加上录事局宣讲队等其它举措,现在新军营士兵,新三大营部分士兵跟以前拿粮当差、为钱卖命、得过且过的精神状態截然不同。
人才就是人才,你给他一点机会就会绚丽无比。
黄尊素恭声答:“臣只是略尽本分,不敢得皇上讚许。”
其实黄尊素心里也是震惊的。
皇上设置录事局笼络军心,安抚士卒,这种方法前所未有。
歷朝歷代想了许多抑制武夫的手段和举措,但几乎没有人想过,直接从士卒入手。
足额发放粮餉是第一步,再从“精神层面”入手,给士卒官兵营造归属感、荣誉感,明白同袍情,懂得为何而战,上了战场就能同仇敌气、奋勇向前。
听著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可是黄尊素仔细往深一想,这符合人性啊。
足额发放粮,只能保证官兵们不会跑,听军令上前线。
至於打输打贏,就全靠天意。
只有让士卒们信任同袍,才不会担心自己会成为“孤勇者”;明白为何而战就更猛了,做到位了才能直接化身为悍不畏死。
歷朝歷代,真正悍不畏死的军队有几支?
大明军队真要是做到了扑汤蹈火、悍不畏死,女真建奴算个球啊,靶瓦剌算个毛!
从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录事局奋武教导之制笼络士卒的心,让他们明白忠君报国,朝廷以后就不用担心將领谋逆叛变,话刚喊出来就会被下面的官兵捉了来领赏。
一环扣一环,对人性的理解,让黄尊素敬佩不已。
也正是这份深刻的认识,再加上听到皇上在关寧运筹帷,制定冬季攻势大略后就放手让各支军队放手去打,结果打出个大捷来。
黄尊素明白,天时人和被皇上拿捏得死死的,自己必须做出扶择。
他是个聪慧之人,也是个狠人。
歷史上知道事不可为,寧可自杀也要保全家人。
现在看到大势所趋,自然会心安理得地上朱由校的这艘大船。
东林党那群“志同道合”的好友?
我们熟归熟,可千万不要乱攀关係。
我跟制置司一眾同仁才是志同道合!
聊了半个时辰,送走了黄尊素父子。
朱由校喝了一碗参汤,问曹化淳。
“大伴,下来接见的是谁?”
“回皇爷的话,是萧如熏、戚昌国、麻承训、达奇勋四位將军,他们在制置司值房里候著。”
“嗯,是彻底改编京营之事,叫进来。”
“遵旨。”
曹化淳刚走几步,朱由校叫住了他。
“大伴,朕记得有个很要紧的人要见,可是脑子里的事和人太多,记不起要见谁,你有没有谁要提醒朕的?”
曹化淳为难了,“皇爷要见谁,奴婢都是按照皇爷旨意安排,实在不知有谁要提醒。奴婢没用,请皇爷恕罪。”
朱由校摆了摆手,“不是你的错,是朕脑子的事情太多了。容朕想想,应该很快就想得出来。
先把萧如薰四人叫进来。”
“遵旨。”
朱由校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到底谁呢?
自己一直想要见他,只是时间耽搁得有点久了,一时忘记了。
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