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启大明 > 第136章 天才少年黄宗羲(第3页)

第136章 天才少年黄宗羲(第3页)

他边走边介绍。

“这边是牛羊交易区,那个棚子是民生商事局供销社平辽分社的收购站,旁边那个棚子是平辽局军需局的收购站,再过去一点的棚子是燕山商社收购站。”

“哦,军需局,熊飞百也在这里设了收购站,他们一併都收购牛羊吗?”

“回督师的话,略有差异。供销社主要收羊皮、牛皮、牛角、羊角以及羊毛。军需局主要收羊。燕山商社收购站收牛。”

黄宗羲忍不住问:“还这样分开,你知道他们三家为何如此分工?”

集市小吏天天泡在这里,肯定知道。

“这位公子,小的听三家主事閒聊时提起过,供销社收羊牛皮、牛羊角以及羊毛,叫生產原料,牛羊皮和羊毛是送到天津的皮革厂、羊呢绒厂,牛羊角送到其它厂。

军需局收羊,主要是宰来给各军吃。说是皇上颁布的新军制有规定,给官兵將士们每日伙食三餐定了標准,隔三五天必须见荤。

山海关、寧锦这里最好的肉食就是羊肉了。

山海关后面的榆关镇还有一个罐头厂,就是军需局办的。

最初用的是陶罐,后来用的是滦州煤铁局的铁皮罐头,把羊肉做成罐头,可以放好几个月,再运送给辽西、辽南、东江等行司。”

眾人听得津津有味。

“燕山商社收牛,运到京、顺天府,还有部分通过秦皇岛运到山东、淮东,提供给兴农局农场做耕牛。”

孙承宗呵呵一笑,“还真是各司其职啊。”

那边过来十几位蒙古人,赶著六辆牛车,来到供销社的收购站。

牛车上堆满了羊毛,散发著一股刺鼻的腹味和淡淡的石灰味。

带头的蒙古人满脸络腮鬍,用生硬的汉语瓮声问:“这里收羊毛?”

“是的,收羊毛。”

“怎么收?”

“一百五十斤羊毛一角钱。”

“一角钱?不是多少贯,多少两银子吗?”蒙古汉子一脸懵逼。

“大明新的钱制,一角钱可以买七尺布。。:

黄宗羲转头过来,对孙承宗、黄尊素轻声道:“在京师百货店,一尺布卖六厘钱,一角钱可以买十七尺布。

这里一角钱只能买七尺布,贵了一倍有余。果真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客户,价格截然不同蒙古汉子听完后还一脸喜色,“一百五十斤羊毛可以买七尺布,是哪里的布?该不是山东土布吧。”

“是松江的布。”

蒙古汉子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松江布,就是那个细软得跟丝绸一样的布?”

“对。”

蒙古汉子声音尖得跟曹大伴一样,“一百五十斤羊毛可以买七尺?”

“没错。”

“不要哄我!”

“你在这里卖了羊毛,转去一百多丈东边就是我们供销社卖布。你一百五十斤羊毛换来的一角钱要是买不到七尺布,你回来砸了这里。”

供销社收购站的伙计也很硬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