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启大明 > 第137章 建奴来了(第1页)

第137章 建奴来了(第1页)

第137章建奴来了!

在眾人各异的目光中,黄尊素徐徐说:“要是以前,这样溢价收购羊毛,肯定是亏的,你们供销社就是赔钱赚吆喝。

但是一切问题在生產力面前都迎刃而解。

生產力升一个台阶,就生產效率就会翻著跟斗往上涨。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处理它几乎全靠手工。

效率最低的就是手工,因为在生產过程中人工是最贵的。”

孙承宗故意问:“人工是最贵的?难道不是羊毛、丝茧等原料之物吗?”

其他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人在大明是最贱的。

大明眾多工场,还有修建营造,很多都是工役,就是徵发来的百姓,服役,不仅不用开工钱,还自带乾粮。

里面有开工钱的工匠,但那都是技术工,相当於工头或者技术指导,人数最多、埋头干活的还是那些工役。

这些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值什么钱,怎么能说是最贵的?

黄宗羲解释道:“愷阳公,人工成本不能这么算。朝廷把百姓青壮以役杂役徵发来,用来做工,那他们就不能去种田,田地会荒废。

对於朝廷来说,意味著部分田地收不上田赋。

这个算不算成本?”

孙承宗、黄尊素和喻安性点点头,马世龙、尤世禄等人面面相。

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黄宗羲继续说:“什么叫生產力提升?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一年只能种五亩水田,出產十石粮食。

又或者说,一个女工一天能织十尺布。。

这叫生產力。

生產力提高,也一人一年可种五十亩水田,出產一百石;一个女工一天能织一百尺布。。。那么其它成本,耕牛、稻种、肥料、都是固定,但是一个人的出產却十倍增加,成本相对下降到两成或一成半。

这也叫效率提高。

羊毛生產也是这个道理。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它靠手工製作,出產的羊毛呢绒质劣价高,一角钱收一百五十斤羊毛,肯定是亏了。

但是羊毛送到天津,那里的羊毛呢绒厂用的是水力机器,效率是以前的五倍,成本也跟著降低。。。出產的羊毛呢绒不仅质优,价格还不贵。

晚辈听说陆海军少校秋冬军装,用的就是羊毛呢绒,供不应求啊。。: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听懂了。

简单就是以前不值钱的羊毛,海运到天津,用什么机器製成羊毛呢绒,卖得火得很,光陆海军的军装需求就供不应求,自然就值钱了。

管事呵呵一笑,“那小的就放心了。我就说了,这世上就没有亏本的买卖。

亏本的买卖,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

继续逛。

看到卖羊毛的络绎不绝,卖牛羊的少。

军需局和燕山商社收购站的人解释。

“而今刚开春,草原上的牛羊等牲口,刚熬了一冬,正在拼命地吃草长。现在的牛羊等牲口,都很瘦。

且牛羊马匹,开春后母牲口多有怀身,等著春、夏季吃草进补,初秋生下幼崽,繁衍畜群。

蒙古人部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此时卖牛羊。

不仅不卖,还特別小心,不敢胡乱迁移,生怕怀身的母牲口流產。到了初秋,牛羊幼崽產少了,来年整个部落都有可能挨饿。”

黄尊素突然冒出一句,“原来如此,皇上定春季在滦河、辽河举行操演,圣意高瞻远瞩!”

孙承宗和喻安性对视一眼,知道黄尊素话里的意思。

此时蒙古各部落都十分小心,不敢大动干戈。

皇上选在此时对林丹汗以及亲近建奴的巴岳特部用兵,真的了一番心思。不管战果如何,滦河、西辽河河套地区的喀喇沁、內喀尔喀以及察哈尔部,都会被波及连累。

参与战事的部落不用说了,就算中立的部落,为了避开烽火,不得已赶著羊群牛群向远处迁移,怀孕的母羊和母牛可能流產的会增多,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