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一个读者读完它,哪怕只是随手翻了几页,他们的大脑就会无意识地接收一段编码信息。
这不是洗脑,是唤醒。
就像种子遇到雨水。”
录音到这里停顿了几秒,只剩下电流的轻微嘶鸣。
然后他说:“所以,请继续写下去。
不要管有没有人看。
也不要怕孤独。
因为我答应过舅舅,要把火种交到下一个愿意弯腰的人手里。
而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了。”
声音消失后,终端屏幕闪了一下,跳出一行字:
>【触发条件达成:第100,000次阅读模拟完成】
>解锁新节点:蒙德风起地旧酒馆地下室(坐标已载入)
忆质的手指微微颤抖。
一百万次?可她的书根本没有正式出版,甚至连名字都没几个人知道。
唯一的传播方式,是她偷偷将章节上传至各大公共网络平台的冷门角落??图书馆电子借阅系统的附录、游戏内置小说插件、甚至智能冰箱的操作指南备注栏。
这些都是王缺教她的:“真正的信息,会自己找路。”
可一百万……这意味着,已经有这么多人无意中触碰到了那段记忆?
她走出茶馆,沿着湿漉漉的阶梯往上爬。
城市在雨中显得朦胧而温柔,钟楼的影子倒映在积水里,像一块正在融化的青铜碑。
她没有回仓库,而是径直走向港口东侧的货运码头。
一艘来自蒙德的运酒船刚刚靠岸,船员正在卸货。
“请问,”
她拦住一名穿着粗布外套的年轻水手,“你们船上有没有带一批标着‘陈年苹果酒?特供’的木桶?”
水手挠头:“有啊,怎么了?”
“最后一个木桶,底部是不是有个暗格?”
对方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那是老板娘私藏的,说是要送给老朋友的。”
忆质笑了:“因为那个老朋友……现在是我。”
半小时后,她在一间临时租用的储物室里撬开了那只木桶。
果然,在夹层中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盒。
打开后,里面是一卷胶片和一张手写便条:
>“给未来的拾穗者:
>若你寻至此处,说明你已听见风中的诗句。
>这卷胶片记录了‘春种计划’首批实验体的成长影像。
>其中一人,与你同龄,曾在七岁那年说出一句没人教过的话:
>‘麦田不会永远燃烧,但总会有人记得它的温度。
’
>??王缺留”
忆质将胶片插入终端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