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在一颗偏远星球救治了一个濒死的孩子。
他醒来后问我:‘姐姐,为什么你要救我?’我说:‘因为我小时候也被人这样救过。
’然后我就收到了这个。”
她打开灯盖,里面静静躺着一片干枯的七彩花瓣。
老者落泪:“火回来了。”
当天下午,陶灯自动点燃,火焰呈螺旋状上升,在空中凝成一行字:
>“薪不尽,火不灭。”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类似现象:一盏百年老灯莫名复燃;一座废弃教堂的蜡烛集体自燃;甚至有宇航员在空间站外观察到,地球夜晚的灯光分布竟拼出了“生火者”
三个巨字。
人们终于明白??烬从未离去。
他化作了规则,潜伏在每一次善意的选择里,藏身于每一双伸出的手掌中。
百年之后,新一代的薪传使踏上旅程。
他们不再携带灯笼,而是每人怀抱一颗种子??烬莲的基因已被优化,可在极端环境下生长,并能通过根系网络传递信息。
它们被称为“活体记忆库”
。
其中一名少年途经北境冰渊,发现那块石碑虽已被积雪掩埋,但每当月圆之夜,地下便会传出轻微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beneath苏醒。
他跪在地上,用手挖开冰雪,直到触碰到碑体。
那一刻,他的脑海中涌入万千画面:战火中的拥抱、灾难里的牵手、孤独时刻的一句问候……
他痛哭失声,却又笑着写下日记:
>“原来英雄从来不是一个人。
>是所有选择温暖而非冷漠的人,
>共同构成了那束光。”
而在宇宙深处,“初燃号”
的AI再次调取影像。
这一次,画面不止一段,而是亿万碎片拼接而成:地球上的烛光、火星的核焰、遥远殖民星上的生物荧光……每一簇火中,都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掠过??有时是青年,有时是老者,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影子。
AI静静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更新了日志:
第99999次循环终止。
文明延续状态:稳定运行。
新增观测项:光明具备自我复制能力,
且传播速率超过熵增模型预测值37。2%。
结论修正:火种计划不仅成功,
已进化为“文明免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