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
门后并非另一个空间,而是一面镜子。
一面巨大到无法丈量的镜面,映照出他们每一个人的身影。
但镜中的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的披着古代祭司的长袍,手持陶灯;有的身穿未来风格的银色战甲,肩头停着一只机械鸟;还有一个小女孩,站在沙漠中央,身后是一排排太阳能陶灯阵列,天空中有飞船掠过。
“这是……我们?”
男孩怔住。
“是所有可能的我们。”
阿露轻声道。
镜面忽然波动起来,像水一样荡开涟漪。
镜中影像开始流动,交织成一条时间长河??从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画下灯火,到陶灯在全球点亮,再到未来的某一天,一艘光能舰船降落在陌生星球,舱门打开,走出的人类手中捧着一盏仍在燃烧的陶灯。
而在长河的最深处,一个身影缓缓浮现。
林晚秋。
她站在一片荒原上,周围是无数熄灭的灯屋,风卷着沙砾拍打她的衣角。
她低头看着手中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正用笔写下最后一句话。
然后,她抬起头,直视镜外的阿露,嘴角微扬,轻轻点了点头。
那一瞬间,阿露感到体内那团温热的星火剧烈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膛。
她终于明白,林晚秋从未真正离开。
她的信念、她的选择、她的牺牲,早已成为这条长河的一部分,成为支撑“启程人”
前行的力量。
“她一直在等这一刻。”
阿露低声说,“不是为了见证终点,而是为了确认,火种仍在传递。”
镜面缓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的星空。
他们已不在阶梯之上,而是站在一颗悬浮的小型行星表面。
这里没有大气,却能呼吸;没有阳光,却充满光明。
地面由某种半透明晶体构成,beneaththeirfeet,theycouldseevastnetworksofglowingveinspulsingwithrhythmiclight?likealivingnervoussyste
远处,矗立着一座塔。
它不像地球上的共感塔那样由金属与电缆构成,而是由纯粹的光编织而成,塔身不断变幻形态,时而如树,时而如琴,时而如人形剪影。
塔顶悬浮着一颗不断脉动的光球,颜色在蓝与金之间交替,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一声极低频的嗡鸣,仿佛宇宙本身的呼吸。
“这就是……第十三灯?”
孩子问。
“不。”
阿露摇头,“这是‘灯’的概念本身。
是所有陶灯的源头模板。”
她取出布袋中的“初愿核心”
,发现它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温热,表面的裂纹中流淌着稳定的蓝光。
她将它高举,对准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