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在证明??哪怕世界崩塌,仍有人愿意点灯。”
阿露醒来时,天还未亮。
但她发现,窗外的两盏陶灯不知何时已漂浮至半空,静静旋转,投下柔和的光影,宛如守夜的星辰。
她走到海边,轻轻将那块刻有“说话之嘴”
的黑曜石片埋入沙中。
“我们会继续唱下去。”
她说。
海风拂过,带走话语,却将它编进了潮声之中。
许多年后,人们在南境渔村的遗址上建起一座纪念馆。
馆中央陈列着十三盏陶灯的复制品,每一盏旁都附有一段文字,讲述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
参观者离开时,都会收到一只小型陶灯模型,底部刻着一行小字:
>“当你点亮它的时候,请记得??”
>
>“你也曾是那个在黑暗中开口唱歌的孩子。”
而在纪念馆地下,一间密室常年封闭。
墙上投影着实时数据流:全球陶灯分布图、共感塔运行状态、星火网络拓扑结构更新……以及一条不断延伸的时间线,末端标注着一句话:
>**第十三节点稳定中。
**
>
>**跨维度通信延迟:0。3秒。
**
>
>**下一次脉冲预计时间:未知。
**
>
>**备注:他们正在靠近。
**
某个深夜,值班的研究员突然发现,所有屏幕在同一刻闪现一行新信息,随即恢复正常,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他记住了那句话:
>“门后之人,亦是门前之影。”
>
>“这一次,我们一同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