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遥想当年,他于微末之中挣扎求生,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靠的就是一手融汇了“借力打力、阴阳怪气、嚣张跋扈、引蛇出洞、缓兵之计、三人成虎、斩草除根”以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终极综合话术,方才在夹缝中杀出一条生路。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他总算可以抛开那些底层挣扎的技法,用上些更“高端”的手法了。
于是,在这广陵郡守的书房内,许宣张口便是:
“于公日前还与晚辈提及,说您当年在……”
闭口又是:
“哦,对了,老沈也说过,您那年要不是……”
甚至还不经意地穿插着:
“盛教授点评此事时颇为不屑,觉得您当时若……”
其间更是夹杂着诸多来自洛阳权力核心圈层、似真似幻的“大佬看法”。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偏又细节详实,由不得人不信。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一般读书人不愿轻易谈及这些背景关系,既是爱惜羽毛,注重风评,也是因为其家世底蕴人所共知,无需多言。
许宣则截然不同。
他毫无世家包袱,穷苦人家出身,反倒能毫无顾忌地“自报家门”
只不过报的尽是别人的“家门”,且一个比一个显赫。
从道德高地的碾压,到律法条文的精准施压,再到背景关系的层层威吓……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广陵郡守只觉得一震,二震,三震……内心已是惊涛骇浪。
他背后也并非无人,徐州别驾便是姻亲靠山,平日在广陵地界也算是一号人物。
但此时此刻,与许宣口中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相比,实在是……拿不出手!
什么叫“乡党”脉络?什么叫“学阀”交织?什么叫真正的“权势”滔天?
许宣今日可谓是给他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可称得上是肆无忌惮!
即便是洛阳城里顶级的纨绔二代,也少有如此豪放不羁、直接将所有底牌明晃晃晒出来的作风。
但“圣父”就能干得出来。
石王捧着的行囊里有的是盖着各种显赫印鉴的信函,这就是底气。
“开放码头,将聚集的难民妥善安置送往江南。此事,应该不难吧?”许宣语气平和。
郡守大人当即挺直了腰板,脸上堆满义不容辞的慨然之色:“许公子如此急公好义,心怀苍生,下官敬佩!此事包在我身上,即便州里稍有怪罪,本官也一力承担,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就在书房,就在此时签发了几条政令下去,事情果然办的很漂亮。
作为一郡之守可以坏,但不能菜,能力还是有的。
搞定之后还给了这凶猛的后生一个眼神:本身也不是大事,您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许宣自然知道这事本身不大,一纸手令即可。
但……码头边那些在寒风中瑟缩的难民等不得,每多耽搁一刻,或许就有人撑不下去。
如此才稍微加了一点力度,怕你不尽心啊。
圣父这人心善,见不得穷人受苦。
解决了这件“小事”,书房内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接下来的交流便简单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