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大英帝国
当普法战爭的硝烟在欧陆上空瀰漫时,英国人选择了冷眼旁观。格莱斯顿政府在战爭初期曾经做出过调解努力一一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亲自奔走於柏林和巴黎之间,试图说服交战双方坐到谈判桌前,不过这一切在法国人进驻卢森堡要塞之后就宣告失败了,英国人耸了耸肩,收起了调解者的面具。
“让他们去打吧,“这是唐寧街的普遍態度。
不介入欧陆纷爭,专心发展自己的全球帝国,这才是大不列顛的正道。
事实上,光荣孤立(弗朗茨在这个时空在內阁会议上提到的现在英国人的外交倾向)
从前几年开始就在唐寧街政府上流行开来,主要是英国人看不到干涉欧陆带来什么好处了。
普法战爭確实影响了英法之间的贸易。1871年,这一年还没结束,英国对法国的出口额从上一年的3200万英榜下降到2460万英镑,降幅达23%。曼彻斯特的纺织品、伯明罕的五金製品、还有蒸汽机等等,都因为法国市场的萎缩而积压。
普鲁士的市场也不例外,不过英国商人很快找到了补偿,军需物资。
战爭,从来都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既然战爭已经爆发了,那么大傢伙就开始摇身一变从和事佬变成军火贩子了,伦敦的银行家们开始给普鲁士人起草战爭贷款,主要是法国人经济实力强,短时间用不到,不过他们还是给法国人备好了一份。
英国人发现,不管欧陆战爭好像也不错。
这场战爭削弱了两个潜在的竞爭对手,普鲁士王国在过去几年里扩张得太过迅猛一:
1859年的奥撒法战爭让他们拿到了洛林地区大部分跟上阿尔萨斯,不久后,除了汉诺瓦王国之外的北德意志邦国统一於普鲁士之下,之后的丹麦战爭有拿到了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分。这种扩张速度让伦敦感到不安,而且普鲁士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尤其是对丹麦战爭,要的太多了。
至於法国,那就更是英国的心腹之患了。第二帝国在拿破崙三世的统治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86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法国的工业產值已经达到英国的71%,钢铁產量更是高达英国的79%。法国海军的规模仅次於皇家海军,在土伦、瑟堡、布雷斯特拥有强大的海军基地,在阿尔及利亚、塞內加尔、印度支那和太平洋岛屿上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金融方面也是,巴黎的银行家也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角色,到处放贷款,跟英国银行家进行竞爭。
还有一件事,令英国人对法国不满的,就是他们联合奥地利人排挤英国在北非的势力,尤其是苏伊士运河,英国政府两次提出入股都被拒绝了。
如果任由法国这样发展下去,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因此,当普鲁土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时,白厅的官员们几乎要开香檳庆祝了。让日耳曼人去消耗法兰西的实力,让他们在莱茵河两岸相互斯杀,而大不列顛则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如果安东亲王真能彻底打垮法国,首相格莱斯顿先生表示他不介意向维多利亚女王建议,授予这个普鲁土人圣米迦勒及圣乔治爵级大十字勋章,甚至是更高贵的嘉德勋章。
离了欧陆事务的纠缠,英国的发展確实顺风顺水。国內改革如火如茶地进行著。1871
年6月,议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会法》,正式赋予工会合法地位,保护工会基金不受侵犯。这项立法不仅缓和了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也为自由党贏得了大量工人阶级的选票。
军事改革也在稳步推进。陆军大臣爱德华·卡德维尔废除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军官职位买卖制度。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教育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內阁正在討论建立国家资助的小学体系,这显然是受到了奥地利帝国的启发。在此之前,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由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承担,覆盖面极其有限。据1870年的统计,英格兰和威尔土只有不到一半的適龄儿童在接受某种形式的教育。
弗朗茨要是知道英国人是参考了奥地利的义务教育体系,搞不好会后悔让两国加深交流合作的决定,这算是另一种方式的资敌了。
在海外,英国殖民部正在策划对阿散蒂帝国的第二次战爭。也就是西非的黄金海岸,
他们对南非地区的关心程度远不如西非,这对弗朗茨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在中亚,英俄之间的“大博弈”是主题,俄国人占领撒马尔罕,又吞併布哈拉汗国现在义把触角伸向希瓦和土库曼。
如果非要让英国人在南非和中亚选一个,我想,英国政府会力保中亚地区的稳定,毕竟这里关乎著印度。
1871年7月10日,伦敦,唐寧街10號。
威廉·格莱斯顿推开內阁会议室的门时,一股浓重的雪茄菸味扑面而来。战爭大臣卡德威尔正在窗边吞云吐雾,而財政大臣洛威则对著墙上的世界地图出神一一那些粉红色的大英帝国领土似乎正在被其他顏色侵蚀。
“把那该死的雪茄掐了,爱德华。”格莱斯顿皱著眉头说道,“一会儿格兰维尔要来了,你知道他闻不得这味儿。”
“好吧,好吧,身为一个英国人不抽雪茄,真麻烦。”战爭大臣贴心地为了自己的同僚熄灭了烟。
“今天谈什么?”財政大臣洛威转过身问。
“关於普法战爭的。”格莱斯顿简短地回答,在主位坐下。这位六十二岁的首相最近瘦了不少,欧陆的炮声似乎隔著英吉利海峡都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