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自顾自嘀咕,“这股风有这么大吗?”
张良披衣起身,怎可能有风把书简推开?以前可能含糊一下便不会深究,现在那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给我打一盆热汤来。”支走了童子,张良看着桌案上的竹简,问道:“小凹,你在哪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来问师父?”
小凹:“你是我哥的师父。”
可惜张良听不见。
张良想了想,打开食盒里还有些温热的粟米粥,让小凹在上面写字,小凹看了看自己的手,直接在粥上写字下不去手。
这时,看见张良拿起一根上面有字的竹简,“要不拿着个写。”
这个比毛笔好用,小凹拿起来,蹲在桌案对面,一会儿就在粟米粥里写了好几个字。
张良一边看粟米粥上的字一边忍笑:“原来,小凹是在苦恼这个。但是师父这么一想,也觉得你姐姐嫁给韩信是最好的。”
“为什么?”
“你想啊,你阿父既然动了用你姐姐的婚姻收拢诸侯王的想法,韩信不成,退而求其次会选择谁?”
小凹傻眼,张良的意思是他姐姐非要嫁一个将军不行?但是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到有什么人还会让渣爹去拉拢。
张良笑道:“自然是曾经在赵国治理一时的张家。”如果他猜的不错,请张耳为赵王的文书就要被韩信送来了。
小凹:“那是谁啊?”
张良便用小凹可能有的印象点来提醒他:“就是那个出征之初,要和韩信一起去的老爷爷。”
老爷爷?
小凹知道了:“就是那个糟老头,我去韩信军营的时候听到有人说他选了好几个美人,整日在赵国里面的豪宅享乐。让我姐姐嫁他吗?还是,他有儿子孙子吗?”
张良笑道:“好些个。”
小凹记起历史记载的姐姐嫁的人家:“他有个儿子叫张敖?”
张良点点头,小家伙知道得还挺多,“张敖与其父一起出征,目前应该就在韩信军营。”
小凹替姐姐感到惊悚。
张良看着面前不动的竹简,耐心地等了一会儿,说道:“是不是让你姐姐嫁给韩信,比嫁给张敖更好?”
小凹不自觉点了下头,但是为什么突然间他姐姐就是不嫁韩信便要嫁给张敖了?
张良说道:“虽然这件事是你来提醒的你阿父,但是你阿父早晚也会要这么做的。”
小凹:还是赖我,我把事情搞得更糟了。
不对,他找张良,是让他帮他想办法的。
“张良,你不是很聪明吗?你帮我想个办法。”
张良忍着笑,道:“张良?张良不知道,师父或许知道一些。”
小凹没想到他最后还把自己赔进去了,不过就算他现在认了张良当师父,其他人也不知道。
小凹:“师父。”
粟米粥上出现的两个丑字,却让张良的面部表情融化。
“行吧,徒儿的难事,为师自当解决。”张良给小凹出了个主意,但小凹越听越不对。
“为什么你的主意是让我姐姐能够嫁给韩信?”
张良笑道:“不然呢,让你姐姐嫁给才华相貌均远远逊于韩信的张敖吗?”
小凹沉默了一下下:“我姐姐是公主,可以谁都不嫁。”
张良一下子就明白了小凹的意思,说道:“你姐姐若是不嫁,以后的皇家就是多事之秋了。”
公主不嫁,只能赘婿。
赘回来的人必无才,且二人诞育的子嗣会同样姓刘,想想便知一代二代下去会有多少非刘姓之人参与到权力的争夺中去。
现在,光是小凹和盈儿两个,张良都已经在为他们兄弟长大之后,被利益、权力浸染之后可能会反目成仇的事情担心了。
他们这种长相相同的兄弟,比其他兄弟之间更容易引发不平与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