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听夏与长夜 > 保护(第2页)

保护(第2页)

程知的嘴角轻轻勾了下,虽然很淡,却比平时的严肃柔和了很多:“我已经订好了火锅店,在巷口,离这里很近,晚上六点可以直接过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们身上,暖融融的。听夏喝了口热可可,甜香在嘴里散开,她看着眠月,觉得刚才心里的那点闷,好像慢慢散了。可她没发现,眠月喝热可可的时候,目光偶尔会落在她身上,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犹豫——她还是忍不住担心,担心听夏会在法庭上受委屈,担心自己的决定是错的。

下午四点,律师来了工作室。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金边眼镜,说话很温和。他坐在听夏对面,详细跟她讲了开庭流程,告诉她面对沈建国时该如何回应,如何辨认担保书上的伪造痕迹。听夏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拿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问“如果他说‘我是你爸,你就得帮我’,我该怎么说”。

眠月坐在旁边,看着听夏认真的样子,心里的犹豫又多了点。她发现,听夏问的问题比她想的要周全,甚至注意到了“担保书日期和她当时在学校的时间冲突”这样的细节——原来,听夏比她想象中更懂怎么保护自己。

律师走后,程知去整理文件,苏晓在厨房切水果。听夏走到眠月身边,拿起那份担保书复印件,指着上面的签名说:“你看,这个‘夏’字的竖钩,我平时都会写得长一点,这个明显是慌慌张张勾上去的,一看就是假的。”

眠月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笑了笑:“嗯,看得很仔细。”

“开庭的时候,我会把笔记本带上,把所有证据都列清楚,不会让他乱说话的。”听夏的语气很坚定,像在给自己打气,又像在安慰眠月。

眠月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这次,听夏没有躲开。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里的担心慢慢少了点——也许,真的该试着相信听夏,试着让她自己去面对一些事。

晚上的火锅店里,热气腾腾的。苏晓点了满满一桌子菜,有听夏爱吃的娃娃菜、眠月爱吃的嫩牛肉,还有程知爱吃的冻豆腐——上次程知说“冻豆腐吸汤好吃”,苏晓记在了心里。程知看着锅里浮起来的冻豆腐,耳尖有点红,小声说了句“谢谢”。

听夏一边吃火锅,一边跟苏晓聊起雪山的事,说雪豹有次从她面前跑过,尾巴扫到了她的相机;说有天早上起来,帐篷门口积了厚厚的雪,她和眠月一起铲了半个小时。眠月坐在旁边,听着她的声音,偶尔补充一两句,比如“那天铲完雪,她冻得连筷子都握不住”,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又有点骄傲。

程知吃得很慢,偶尔会帮她们添点茶水,提醒她们“小心烫”。苏晓笑着说:“程知,你别总这么严肃,跟我们一起聊聊天嘛!你上次去雪山送物资,有没有看到雪豹?”

程知想了想,说:“看到了,在远处的松林里,很小一只,像个毛球。”说完,她自己也愣了下,好像没想到自己会说“毛球”这种词。

听夏和苏晓都笑了,眠月也笑了,火锅店里的热气裹着笑声,暖得让人心里发松。

吃完火锅,程知送眠月和听夏回工作室。路上,晚风有点凉,程知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递给听夏:“晚上冷,披着吧。”

听夏接过围巾,上面带着程知身上淡淡的薄荷味,她小声说了句“谢谢”。

程知看着眠月,轻声说:“江总,明天我会提前半小时到法院,检查一遍所有证据,您不用太担心。”

眠月点点头:“辛苦你了。”

回到工作室后,听夏去洗漱,眠月坐在书桌前,翻看着律师留下的文件。她翻到听夏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比如“担保书日期:2020年9月15日,当天我在学校参加开学典礼,有同学可以作证”“沈建国2020年9月根本没给我交过学费,有苏晓妈妈的转账记录”,每一条都标得清清楚楚。

听夏洗漱完出来,看到眠月在看她的笔记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到时候紧张,忘了要说什么,就记下来了。”

眠月抬头,看着她,笑了笑:“记得很仔细,比我想得还周全。”

听夏走到她身边,挨着她坐下:“其实我还是有点怕,怕到时候说不出话来。”

“没关系,”眠月伸手揽住她的肩,声音很轻,“有我在,我会帮你。”

听夏靠在她肩上,心里慢慢踏实下来。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把文件上的字照得有点淡。她闭上眼睛,想着明天的开庭,心里有点慌,却也有点期待——她终于可以自己站出来,说清楚那些被伪造的事了。

眠月看着怀里的听夏,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还是会担心,还是会忍不住想护着她,可她也明白,听夏需要自己去走一些路,需要自己去面对一些事。这种感觉,像看着小鸟第一次试着飞离巢穴,既担心它会摔下来,又期待它能飞得更高。

夜深了,工作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风声偶尔吹过。听夏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看着天花板上的光斑,心里想着明天要怎么说,怎么证明自己没签过担保书。她想起下午和眠月的争执,心里还是有点隐隐的不舒服——不是因为眠月的保护,是因为眠月好像还没完全相信她的能力。

眠月坐在书桌前,还在检查明天要带的证据。她把听夏的笔记本放进文件袋里,又把那张备用卡也放了进去——她想,带着这个,听夏应该会更安心一点。她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慢慢平静下来,不管怎么样,明天她都会陪着听夏,帮她一起把事情说清楚。

只是那时的她们都没意识到,这场关于“保护”与“自主”的轻声角力,像一颗小小的石子,落在了她们之间平静的水面上。涟漪会慢慢散开,也许暂时不会掀起大浪,却在心里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印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因为新的风,再次泛起波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