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编号0001的回应
同一时刻,世界各地数百台电子设备同步显示这条信息。有手机、电脑、公交站牌、商场屏幕……甚至战区难民营里的破旧收音机,也传出一段机械女声播报。
阿米尔正抱着小女孩讲故事,听到声音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抓起一支炭笔,在帐篷墙上写下:“你还好吗?”然后指着它,对身边的孩子们点头。
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写,跟着问。
卫星图像显示,该区域的地磁共振值再度飙升,突破历史峰值。归源树冠轻微震颤,一片新叶舒展,脉络中流淌着淡金色的光。
守树人睁开仅存的一丝视力,嘴角微扬:“他们回来了。”
然而,真正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名为《关于“春风计划”对社会稳定影响的评估》。支持与反对双方激烈交锋。正当投票即将进行时,会场大屏突然切换画面,播放一段未经剪辑的真实记录:
镜头一:监狱中,杀人犯跪在地上痛哭,对面是他受害者的母亲。女人颤抖着伸出手,轻抚他的脸:“孩子,你一定也很苦吧?”两人相拥而泣。
镜头二:非洲干旱村庄,一名瘦弱女孩接过陌生人递来的水壶,对方只问了一句“你还好吗”,她便泪如雨下。当晚,全村举行篝火晚会,人们手拉手唱歌,庆祝“第一次被人关心”。
镜头三:北极科考站,两名队员在暴风雪中断联七十二小时。获救后,一人问另一人:“你还撑得住吗?”对方笑着哭了:“现在撑住了。”
画面最后定格在林小宇的作文上,那句“我想成为那个问的人”缓缓浮现,伴随旁白:
>“我们总在等救世主。
>可真正的奇迹,发生在普通人之间。
>不是超能力,不是神迹,
>是你愿意停下脚步,看向另一个人的眼睛,
>然后说:你还好吗?”
全场寂静。
十分钟后,决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春风计划”升级为全球公共福祉工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设立国际共情日基金,支持基层传灯行动。**
消息传开,光尘再现。
那一夜,全球千万扇窗前再次浮现桃花,每一朵背面都多了一行新字:
>“你不是一个人在点亮。”
林小宇站在阳台上,捧着那朵属于他的桃花,泪水滑落。他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冷漠还会卷土重来,谎言仍会滋生。但他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问,就有希望存在。
第二天,他回到学校,发现教室墙上多了块新板报,标题是《我的心语》。上面贴满了纸条:
“昨天我问同桌‘还好吗’,他哭了,谢谢我。”
“我妈说我变了,她说我现在会抱她了。”
“我家小狗死了,我很伤心。但今天有人问我好不好,我就没那么难过了。”
陈默的座位上,放着一只崭新的纸鹤,展开后写着:“谢谢你听我说想妈妈。我想继续说下去。”
林小宇坐下,打开铅笔盒,取出一张白纸。他没有写作文,也没有画桃花,而是轻轻折了一只纸鹤,放在苏念的课桌角。
苏念进来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她拆开纸鹤,里面只有一句话:
>“下一个,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