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音乐的推进带出更大的情绪浪潮。他的手势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的夸张,然而每一个和弦、每一组琶音,都仿佛在自然而然地诉说。熟悉到极致的东西,反而变得真切、动人。
此刻的江临舟,已不再是舞台上的一名选手,而是一个与钢琴融为一体的讲述者。
乐章被推至尾声。
江临舟的双手在琴键上飞快交错,左手轰鸣的和弦如同地基般支撑,右手旋律在高音区持续攀升。速度已经逼近极限,却依旧清晰分明,没有一丝凌乱。
随着音乐的推进,主题一次次回旋,每次都更紧、更烈。音流仿佛被卷进漩涡,观众的心口也被不断推向极点。有人下意识抓紧膝盖,指节泛白;有人身体前倾,眼睛死死盯着舞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评委席同样安静。几位目光都专注凝在少年身上,神色不再只是冷静的审视,而是真正的投入。
最后的高潮骤然到来。
他将臂力彻底压入最后一组连续和弦,音浪像暴风骤雨般席卷整个大厅。右手的快速琶音在顶点炸开,火焰般的音群掠过穹顶,瞬间淹没了所有呼吸。
然后,收束。
江临舟猛然收紧节奏,落下坚决的终止和弦。声音厚重,却极为干净,像是以一锤定音的力量,将整个乐章封闭。
大厅顷刻间陷入寂静。
那寂静并不是空白,而是音浪退去后,仍在心口翻涌的余震。观众的耳朵嗡鸣,胸腔里像还有回响在震荡。片刻之后,掌声轰然爆发。
那掌声里没有礼貌的成分,而是掺着由衷的震动与惊讶。
他们没想到,在这样熟悉的《悲怆》里,一个少年竟能弹出如此鲜明而有故事性的完整篇章。
江临舟静静坐在琴凳上,指尖微微颤动,呼吸逐渐恢复。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这首曲子,已经在他心里完全属于自己。
最后一个和弦的余音彻底消散。
江临舟静坐片刻,轻轻收回双手,缓缓起身。舞台上的灯光打在他身上,少年身影显得格外清瘦,却挺直而坚定。
他向评委与观众深深鞠躬,动作干净,没有任何花哨。只是那么一下,却让全场骤然安静。
观众席上的人们像是被点醒。随即,掌声再次如潮水般爆发,比刚才更加炽烈、更加持久。有人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不断鼓掌;有人眼神炽热,像是还沉浸在乐章之中;甚至有年长的观众抬起手,轻轻拭去眼角。
评委席上,几位神情各异。有人缓缓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有人眉头紧锁,却在纸上写下了简短却坚定的评语;还有人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找到了久违的惊喜。
这一刻,全场的注意力都牢牢锁在舞台中央。
人们心底明白。刚才听到的,并不是一场“学生的演出”,而是一位真正的演奏者,在用音乐讲述他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