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的灯光重新打亮,主持人走上前,手里拿着名单。声音在大厅中清晰回荡:
“接下来登场的,是本场决赛的第三位选手,周明远。”
寥寥几个字,却让现场的空气陡然一紧。
听众席立刻响起窃窃私语。
“是他!”
“终于轮到周明远了。
不少人面露期待之色,身子下意识坐直。
周明远的名字在这个圈子里,早已不算陌生。
他一路走来,大小赛事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可无一例外,总是停在“第二名”的位置。
这种尴尬却又耀眼的成绩,让他积累了不小的名气。
许多观众甚至暗暗期待,这一次,他能真正突破自己,拿到一个属于他的冠军。
评委席上,也有人神色微动。几位教授交换了一个眼神,表情凝重。
能进到这个阶段的人没有弱者,而周明远的坚持与稳定,更让他具备一种独特的分量。
主持人再次走上前,声音清晰传遍全场:
“接下来演奏的,是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作品八十三。”
大厅里随即传出一阵低低的骚动。
“好家伙。。。。。。”有人轻声嘀咕,
“这可不是谁都敢碰的曲子。’
“周明远啊,他真是稳。”
另有人点头,眼神里却带着复杂,
“换别人可能是冒险,他来弹,反而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乐团开始奏响序曲。
与之前几位选手的开篇不同,这部协奏曲从一声简短而庄严的圆号独奏开始,稳健而古朴,像是拉开了一片厚重的大幕。
旋律一出,全场的呼吸似乎都凝住了。
随后,弦乐层层进入,织体厚密,气势渐渐展开,勃拉姆斯独有的雄浑色彩在厅堂内铺开。
那份深沉与冷峻,让人心口压抑,却又本能地生出敬畏。
舞台中央,周明远静静坐在钢琴前。
背脊笔直,眼神冷冷凝在前方,双手悬在键盘之上,一动不动。
在这厚重的引子里,他的存在就像一块巨石,冷峻、坚硬,带着无声的威压。
圆号的独奏渐渐收束,弦乐稳稳托起背景,旋律在空气中延展。舞台上的气氛压抑到极点。
就在这一刻,周明远的手指落下。
第一声钢琴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