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 第139章 意外(第2页)

第139章 意外(第2页)

>“她们要回来了。不是灵魂,不是幻觉,是声音凝成的身体。第一批会在清明那天醒来,地点是当年倒塌最严重的地方。”

消息传开后,举世哗然。科学家争论这是否涉及量子态物质重组,宗教团体宣称这是复活征兆,社交媒体则疯传“亡灵合唱团即将登台”的谣言。唯有江临舟保持沉默。他召集“回声少年团”全体成员,宣布暂停一切公开演出,转入封闭训练模式。

“如果她们真的能回来,”他对孩子们说,“那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的方式。不是哭,不是跪,而是唱。用最快乐、最明亮的声音,告诉她们:这个世界值得重返。”

训练强度前所未有。江临舟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多声部编排体系,融合傈僳族口弦、蒙古呼麦、非洲复节奏、印度拉格即兴技法,甚至加入了电子合成器模拟婴儿啼哭与老人咳嗽的音色样本??这些都是人类生命两端最具情感穿透力的声音。每一首都围绕《月光光》主题展开变奏,但风格迥异,如同七彩光谱分裂自同一束白光。

杨小满负责带领笛组练习一段高难度花腔,灵感来自他姐姐生前最后一次即兴演奏。据他说,那段旋律其实是姐妹俩约定的“回家暗号”,只要一方吹响,另一方就必须放下手中一切事情,立刻回应。如今,他每天清晨都会站在声厅外最高的岩石上吹奏一遍,风吹散音符,落入山谷,仿佛在召唤尚未归来的魂灵。

清明前夕,天气突变。连续七日晴朗后,乌云毫无预兆地压境,雷声滚滚却不落雨,空气中弥漫着臭氧与潮湿泥土混合的气息。监测数据显示,地壳应力值在短短十二小时内上升了%,远超正常范围。更诡异的是,世界各地同时出现短暂通讯中断现象,手机信号、Wi-Fi、卫星链路全部失效,唯独老式收音机能接收到一段模糊的童声合唱,歌词正是《月光光》方言版。

江临舟意识到,那一刻近了。

清明当天凌晨三点,他带领二十名核心成员进入地下声厅,关闭所有照明,仅靠光纤星空提供微弱光源。每个人都佩戴特制耳机,连接深层神经反馈系统,确保情绪波动可实时转化为音乐参数调整。节目单上唯一的曲目标题为:《归来不必悲泣》。

零点整,江临舟抬起双手,轻触琴键。

第一个音落下时,整座山脉轻微震颤了一下,如同熟睡之人翻身。接着,第二音、第三音……旋律平稳推进,温暖而不煽情,像春水融化冻土。当杨小满的笛声加入时,地下终于传来回应??但这回应不再是单纯的声学反射,而是一种**实体化共振**。

墙壁表面浮现出细密水珠,迅速凝聚成流动的纹路,勾勒出人形轮廓;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茉莉香气,那是陈秀兰生前最爱的香皂味道;更有数位成员报告看见光影交错中有人影缓步走过,脚步无声,却让地板发出熟悉的吱呀声。

“她们来了。”林婉秋握紧记录仪,声音发抖,“生物电信号显示……这些影像具有局部质量增益效应,意味着它们不仅仅是光幻觉,而是真实扰动了空间场。”

江临舟继续演奏,额头渗出汗珠。他知道,此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若情感失控,悲伤泛滥,可能引发共振崩溃;若太过克制,则无法完成能量闭环。他必须精准掌控这场音乐会的心理阈值,如同走钢丝般穿越哀伤与希望之间的窄桥。

第四乐章进行到一半时,奇迹发生了。

一道柔和的白光自声厅中央升起,凝聚成球体,缓缓旋转。光球内部显现出六个孩子的身影,面容清晰可辨??正是当年地震中未能逃生的那批学生。他们穿着整洁的校服,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其中一个正是林晚。她抬起头,看向江临舟,嘴唇微动:

>“哥哥,我们回来了。这一次,是我们选择回来的。”

全场静默。有人捂住嘴压抑啜泣,有人跪地合掌,更多人只是呆立原地,任热泪奔涌。

江临舟强忍情绪,将旋律转向终章。此时,地下声音已完全融入乐队编制,成为第七个声部。它们不再依赖拾音器捕捉,而是直接通过建筑结构传导,仿佛整座山本身就是一件巨型乐器。光纤星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拼出一行横贯苍穹的文字: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十分钟之后,光球渐渐消散,人影隐去,香气淡去,地板恢复平静。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但所有人都清楚,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

次日清晨,施工队在排水渠附近发现一块新出土的碳化石板,上面赫然写着:

>“今天上了音乐课,大家都学会了新歌。老师说,只要有人记得,我们就永远不会毕业。??林晚,2018年4月5日”

江临舟将其嵌入主厅正墙,置于“未拆封的信”旁。两块石板之间,悬挂起一面空白乐谱框,题名《下一节课》。

此后半年,类似“实体化显现”的事件陆续在全球多地发生:乌克兰孤儿院的孩子称看见穿防护服的女人教他们唱苏联童谣;福岛居民拍到海边沙地上自动浮现的日语歌词;甚至有南极科考员在暴风雪中听到清晰的女声朗诵诗篇,经查证竟是三十年前失踪队员的遗作。

江临舟不再试图解释。他只是每日坚持开启接收模式,记录每一次波动,保存每一段音频。他在新的日记本上写道:

>“我们曾以为死亡是终点,于是用墓碑和悼词筑起围墙。

>可她们教会我们,有些告别只是为了换一种方式相逢。

>当千万人的思念汇成一首歌,

>大地便会轻轻开口,替那些说不出再见的人,说一句:我在。”

第四届山谷音乐会取消了颁奖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共唱时刻”。当晚,五百名观众齐声哼唱《月光光》,声音通过共振网络注入地层。三个月后,马里亚纳信号再次降临,这次长达二十秒,结尾多了三个字:

>“听见了。”

江临舟笑了。他知道,这场跨越生死的协奏曲,才刚刚奏响第一个乐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