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143章 猪的战术(第2页)

第143章 猪的战术(第2页)

得亏是知道襄樊营大部都在光化和谷城,南漳、宜城一带只有少量兵马留守,否则的话,就不止普通的士卒跑路了,连各寨寨主和各营领兵官恐怕也要跑。

不过让张文富感到意外的是,戴进的白云寨情况要比他想象的好得多的多。

不仅队列齐整,寨兵看着壮实,连原先白云寨寨主阮蝎子出征之前,喜欢拉流民充数的情况,在戴进的手上也好了很多。

和其他营头比起来,能称得上是兵强马壮不说,远远望过去,竟然还有几分襄樊营的影子。

“戴寨主,有道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贵部在你戴寨主的操练之下,倒可称得上是‘雄壮二字了。”校场大纛之下,张文富侧头说道。

戴进咧开嘴一笑,把后槽牙都给露出来了:“哪里哪里,惭愧惭愧,小的也是学将爷您的法子,照襄樊营的操典来练,让将爷见笑了。”

戴进心说,咱不仅是按照襄樊营的操典来练,还有襄樊营的人帮着咱直接练呢。

看起来比别人雄壮的多,那都是应该的。

张文富眼神一黯,要是放在之前,他听到有人也按照襄樊营的法子练兵,必定会引为知己,滔滔不绝地和对方聊上一两个时辰的心得体会。

只是如今,他仗还没打,就已经感觉心力交瘁,实在没那个心思了。

“这一仗不仅事关荆襄全局,亦关乎你我之前程,戴寨主勉励之啊!”张文富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不再等没有来的那些人了,直接下令出征。

一行近三千人的大军,稀稀拉拉的出城而去。

张文富的大军是早上出发的,晚上南漳县就收到了消息。

南漳县衙,襄樊营第三千总司千总陈大郎、军情局主事韩文、以及南漳县令王克圣等人,在二堂内相对而坐。

如今包含了襄阳、南漳、宜城、谷城和光化一府五县的大襄樊营系统内,襄樊营自己体系内的营官和文书官,与原先顺朝体系内的地方官接触的越来越多,相互之间谁的级别比谁的级别高,双方之间见了面如何行礼,也是一

个问题。

韩复暂时没有精力去搞一个详细的礼宾顺序什么的,但大致上规定,襄樊营的干总或等同于千总的文书官、军法官、各局各司各房的主事,地位于本防区内的县令等同。

双方议事往来的时候,平级相交,遇有战事时,以得到襄樊营中军衙门授权的领兵官为主。

西营坐营把总宋继祖、总镇抚司总镇抚冯山、新勇营总训导官叶崇训、中军总管丁树皮、总宣教官张全忠、厘金局主事王宗周这些人,级别与襄京知府牛?等同。

当然了,现在襄樊营与牛?是属于互相不往来的状态,双方之间根本没有礼宾顺序上的烦恼。

而至于说襄樊都尉韩大人,则与防御使李之纲等同。

不过这不是韩大人的极限,而是李之纲的极限,如果下荆南道还有比李纲级别更高的存在,那么相应的,韩大人对标的级别,也会顺势的提高。

总之一句话,韩复韩大人,就是如今整个下荆南道,享有崇高威望的,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此间县衙之中,自然是以襄樊营第三千总司的陈大郎为首。

“张文富听到我襄樊韩大帅,在丹水口大破明军的消息之后,终究还是坐不住了,发大兵北上,要趁咱们留守兵力不足的功夫,来与咱们打仗。大兵早上就出发了,快则两三日,慢则三五日,就可抵达河一线。”

说到此处,陈大郎看了一圈,又说道:“韩大人以我第三千总司留守南线,临走之际嘱咐说,叫我遇事多与王知县、韩主事商议。如今张文富北上,如何应对,大家都议一议吧。”

这一番话说完,陈大郎脸微微有些红。

尽管他已经是襄樊营五大千总之一了,韩复领兵西去之前,还又给他加了一个南宜留守的临时头衔,也算是走上领导岗位的高级干部了。

但毕竟还是少年郎的性格,不太习惯这种由他来主持军政会议的场面。

只得模仿韩大人议事时候的样子,照着那个流程走。

王克圣明显比陈大郎游刃有余的多,他笑眯眯的望了韩文一眼,微笑道:“韩主事先说?”

“还是王大人先说吧。”

“好,那老夫就抛砖引玉,先姑且这么一说。”

王克圣实际上才三十五六岁,正当年,只是陈大郎和韩文这两个年轻人面前,都是足以当父辈的年纪,自称一声老夫,也问题不太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