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城,定远门内,武备巷,军医院的驻地。
一身绛紫色简便长袍的孙若兰,照旧立在门口等着。
等迎到了韩大人以后,她在头前领路,边走边汇报起了情况:“大人,马世勋那右边肩胛骨受伤,创口颇深,不过没有伤到要害,只是外伤。除肩胛骨外,此人身上还有多处被钝器打的痕迹,身上虽是青紫发肿,但只是
看着有些吓人,实则亦只是外伤而已,并无生死之虞。”
说话的同时,院子内不停地有护工娘子们端着水盆进进出出,显得极是忙碌。
军医院所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在使用之前,必须要用热水消毒,这是韩复特别规定的。
他前世在某问答网站上看过一篇文章说,古人一般情况下,多长时间洗一次澡?
答案是除了夏天之外,基本不洗。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对于古人来说,用来烧热水的煤炭、木材实在是太过稀缺昂贵了。
别说是穷人了,就是小有资产的中等人家,也很难承担得起。
韩复到襄阳创建兵马司之后,为了搞好士卒们的个人卫生,规定要勤洗澡,但也只是在场内挖一个大坑,注水后靠太阳暴晒,用自然能源加热水温。
还没奢侈到天天烧水给大家洗澡。
不过燃料再贵,供给军医院烧热水的钱,还是不能省的。
况且襄阳一带多山,山中多树木,也有一些表层的小型煤矿和伴生煤矿,因此不论是木材、木炭还是石炭,价格都相对比较便宜,这笔钱就更不能省了。
除此之外,韩复给军医院带来的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广泛的使用大蒜汁进行消毒。
这两样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医院的救治率。
同样的,良好的医疗保障,也能够真真切切的反映在士兵们的战斗力上。
这时,听到孙若兰的话,韩复侧头看了对方一眼,笑道:“我还以为孙院正会向本官抱怨,出城救治伤员导致护工娘子队出现了一些伤亡的事呢。”
孙若兰五官很是立体,从侧面看的时候更是如此。
身材也较为高挑。
仅以长相来说,很有韩复那个时代所谓的“御姐”风。
当然了,性格和嗓音同样如此。
“我确实想过要向大人提一提这方面的意见,但我估计大人并不会同意。”
孙若兰也侧头看了看韩大人,接着又说道:“护工娘子队出城,于敌军眼前救治伤员,并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要顺手救治一下敌人的伤员,这是大人一直以来所说的‘统战工作的一部分。为了统战,大人连义勇营和防城
营里的某些人都能容忍,又岂会因死几个护工而放弃?”
孙若兰语气平静,但讲着讲着,还是不免有些埋怨的味道。
“呵呵。”
韩复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笑了一笑。
怪不得厉害的医师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确实都是聪明人啊。
孙药师应该是襄樊营里,少数几个看出来,韩复让护工娘子队出城救治伤员,其实是表演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人。
目的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是表演给城头的守军看的,同样,更是表演对面那些明军看的。
从之前几次的反应来看,这个举动的效果相当不错。
不仅襄樊营的士卒油然而生一种,被保护,被重视,继而更进一步增加了集体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