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斗枢脸色骤变。
他在郧阳苦苦维持多年,支撑他的动力,除了心头的忠义二字之外,所求的就是能够青史留名。
他在周围州府早已沦陷的情况下,坚守郧阳这座孤城多年,先后击败张献忠和李自成,实际上已经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了。
但若是到头来,这点基业还是葬送在自己手里,郧阳还是被贼人所攻破的话,那自己多年的坚持,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变成了滚滚长河里的一朵小小浪花,无人看见,也无人在意。
实际上,王光恩所说的话,触及到了高斗枢极为看重的,所谓历史定位的问题。
一下子把他给击中了。
他本来还有一肚子的,劝说王光恩的话,这个时候也堵在心头,再也说不出口。
见高斗枢情况不太对劲,好像要被王光恩给劝住的样子,徐启元坐不住了。
先前守陨的功绩,那可都是高斗枢的,和他徐启元没有多少关系。
他从一个知府,跳过高斗枢,直接当上巡抚,并不是他多么的厉害,只是单纯的因为当时的阁臣陈演看高斗枢不爽而已。
并且由于这是北京内阁做出的决定,如今南都的阁臣们对此一直很有议论。
高斗枢不需要攻下光化的政绩,但是他徐启元需要啊。
要是就这么退兵了,回到郧阳,还是高斗枢和王氏三兄弟眉来眼去,恩恩爱爱,军政大事一把抓的局面。
那他徐启元又算什么呢?
还是以督抚之名,行佐贰之实。
白折腾了么不是。
这是徐启元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当下也是说道:“王总爷,今已十月,萝石公北上神京,与鞑虏议和通好,南北约为叔侄之国,共剿闯贼。当此之时,我等合该以大局为重,剪灭此谷城之贼。一来报效皇上天恩,二来也好教
北房知道,我南朝也是能打仗的。有此胜绩,萝石公在北都议和,也能好说话些。”
徐启元为了能够说动王光恩继续打下去,连左懋第奉命北使与清廷谈判的事情都给摆出来了。
若是王二那样的热血青年在此,说不定还真就被徐启元这番话给鼓动了。
但王光恩混了那么多年,什么阵仗没有见过?
这种宏大叙事,对他根本没有用。
尤其是涉及到部队存续这样的核心利益时,指望他去考虑什么左懋第谈判能不能成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下只是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接下来的几日,尽管徐启元反对,并且用大义、大局这些话术来劝说王光恩,但实际掌握军队的王光恩,还是明显减少了攻城的力度,控制了攻城的规模。
每日只做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攻城战。
而这一反常的变化,立刻引起了襄樊营众将士的注意。
“大人,怎地明军这几日都静悄悄的,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定远楼的大堂内,每日的例行议事上,西营坐营把总宋继祖,首先提出了这个疑问。
闻言,叶崇训也道:“是啊,明军已有四日没有攻城了,但十里铺传来的消息,高斗枢和徐启元仍在。这两位台臣过来督战,怎么督着督着,还不打了呢?”
“是不是贼人眼见打不过,要退兵了?”冯山同样相当之疑惑。
主座上,连日来的利好消息,让韩科长心情着实不错。
听到宋继祖他们的话,韩复心说,坏就坏在高斗枢和徐启元这两个督军身上了。
他们要是不来督战,以王光恩谨慎的性格,搞不好早就不想打了。
可能根本不会咬自己抛出去的钓饵。
结果这二位一来,王光恩也不能一点面子不给,被迫打起了政治仗。
这一打就上钩了,上钩就坏事了。
他能够坚持到现在才决定弃牌不玩,止损回家,已经算是够头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