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韩大帅下达了凯旋的命令,但襄樊营想要“班师回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均州、郧阳、郧西等府县都是襄樊营刚刚占领的城池,如何布防,让哪个部队留下来布防,以上诸城的官员是否要留用,都是件颇费思量的事情。
襄樊营五大千总司,其中陈大郎的第三千总司一直以来就在南线活动,而蔡仲的第五千总司在左旗营之战后,又被韩复重新派回荆门州加强防守。
之前远安县令王第魁和远安守备周安派人到荆门州请降,韩复在接报之后告知暂领荆门州牧的王克圣和千总陈大郎,要他们等到第五千总司回到荆门以后,再去受降。
周惠安也是襄樊营的老朋友了,之前在双河镇之战中即被俘投降,只是韩复出于统战工作的需要,又把他们给放了回去。
这一次,不仅张文富全军溃败,就连王光恩也身败被俘,消息传来,给了周安极大的震动。
远安县离荆门州不远,刚刚在赵家湾之战中元气大伤的周安,对于能凭自己的力量守住远安县城,是毫不抱任何信心的,索性主动请降。
只不过,第五千总司刚到荆门州不久,即有消息回报说,明廷马世勋部在荆门以南一带活动,似有窥伺荆门之意。
由于荆门与郧阳路途遥远,消息往来极为费时,韩复现在也很难准确地掌握荆门那边具体的情况。
除在荆门的第三、第五两个千总司之外,在均州的还有第一、第二、第四三个千总司,以及火器、马兵、弓手、骑马步兵、掘子营,新勇营、防城营和义勇营等各股人马,洋洋洒洒有七八千人。
算上降兵和投奔来的各路豪强的话,从光化到郧阳这一带,能凑出上万人来。
这里面,真正属于襄樊营嫡系的人马并不多。
五大千总司只有三个不说,其中西营的第一、第二两司还被打残了。尽管得到了紧急的补充,但战斗力也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不少。
唯一较为完整的,就是马大利的第四千总司。
韩复本来打算,将西营的两个千总司带回,让马大利留守郧阳。
但一则马大利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和资历,二则义勇营、防城营和那些降兵降将要如何处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力量,只是暂时的依附在襄樊营的周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暂时的依附在他韩复韩大帅的周围。
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尽管自领少部分嫡系,带上大量的外围兵马,居重轻,各种势力糅合在一起的缝合怪,是这个时代大兵团作战的普遍情况,但向来多疑,对人性有着清晰而深刻认知的韩再兴,是无论如何没办法说服自己,完全相信这些人
的。
必须要带在身边。
可这样一来,可供留守地方的兵力,就更加的不足了。
尽管鄂西一带成建制的、正规的武装力量,要么被韩复击溃,要么被韩复收编,但要知道,郧阳三面都是茫茫大山,土匪横行,地缘安全非常恶劣。
留守兵力不足的话,这些土匪是真的敢出来打秋风。
要是襄樊营击溃了王光恩的大军,却在一群土匪手上翻了船的话,那乐子就太大了。
将严重损害一直以来,韩复努力构建,精心维护的权威形象。
为了解决兵力该如何分配,如何使用的问题,韩复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思量。
在这个过程中,韩复积极的派人在山中张贴告示,招揽群豪。
又积极的会见了郧阳府的官僚、士绅。
对郧阳的政治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徐启元十分卖力的帮助。
只是大顺没有巡抚这个设置,以韩复的职权,也没办法任命巡抚这一级的官员,韩复只得很不伦不类的,给徐启元加了个中军衙门总参事的职衔,让其仍旧管着郧阳的事务。
郧西各官韩复未作调整,还是令其各领各职,保持不变,惟有一应事务除要向徐启元汇报之外,还需要向驻守郧阳的襄樊营领兵官汇报,并且文书要派人原样送往襄阳的中军衙门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