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
结果毫不意外,孙可望这个新兵蛋子,被贺珍这个老油条狠狠地上了一课。
大败之后班师回川的孙可望,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往后的人生也一样精彩。
孙守法手中兵马不多,在鄂西的明廷统治已经被基本摧毁的情况下,实际上他可选择的出路并不多。
如果不想投降陕西顺军的话,就只能随着高斗枢等人一道,投降韩再兴这股打着“顺军”旗号,实则不知是什么军的襄樊营了。
兴安州距郧阳陆路七百里,水路五百余里,着实不近。韩复进驻郧阳的第二天,就让徐启元派人去联络孙守法。
一来一去近二十天,才有消息回报。
孙守法表示可以归降,但要求韩再兴支付其所部一年的粮饷。
而根据孙守法报出来的数字,他共有人马两万三千七百有奇。
也就是说,韩复想要获得孙守法效忠的话,需要掏几十万两银子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韩复知道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兴安州的问题了,再在郧阳停留也就没有了意义。
之前让他极为头疼,不知如何处理的兵力分配问题,韩复也终于有了决断。
他准备剑走偏锋,快刀斩乱麻的利用冬季无事这段时间,完成对那些杂牌军的整编。
因此,韩复决定将襄樊营的三个千总司、掘子营干总哨队全部留在郧阳附近。马、弓、火器各哨队,也各留一部分驻守在光化至郧阳一线。
而剩下的杂牌部队,如义勇营、防城营等,韩复要全部带回襄阳去。
这实际上是有些冒险的举动。
因为这样一来,韩复手上可用的嫡系人马就大大的减少了,只能依仗龙骑兵、陆战兵和一部分火枪兵,杂牌军方面可供依仗的也只有周红英部。
要知道,长久以来,襄樊营嫡系部队都在实力上,都保持着对杂牌部队的绝对压制。
现在,这种压制被韩复给主动的打破了。
到了襄阳以后,他能够依赖的除了在人数上并不占优的嫡系人马,就只有大量的刚入伍的新兵。
不过,韩复的判断是,义勇营和防城营的这些兵马,本就是各方势力拼凑而来的,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什么合力,想要让他们全都联合起来,集体的反对自己,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反,若是让他们散落到各地驻守,反而容易滋生分离主义,惹出事来。
不如集中起来,用强力进行整编。
至于说那些兵马要是不愿意整编怎么办?
那又不愿意整编,又想要吃我韩大帅的粮,哪里有那么多好的事?只能请阁下去死了。
韩科长可是早就憋着,想要来一场整风运动的。
大过年的,闲着也是闲着,除了造娃之外,正适合干这种事情。
韩复将大半的家当都留在了郧阳一带,自然要对原有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
他任命西营把总宋继祖为郧阳护军使,作为名义上的郧阳最高军政长官。
凡遇有重大事项,护军使应立刻遣人顺汉水而下,向中军衙门请示汇报。
若情况紧急,则由护军使召集有总参事、军法、参谋等官参加的会议,共同决策。
形成决策之后,亦需立即遣人向襄阳中军衙门汇报。
所有留在郧阳的兵马,除苗十三所部外,暂时都归入西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