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葬明1644 > 第178章 忠魂冢(第1页)

第178章 忠魂冢(第1页)

鞑子攻破潼关了?

韩复心中悚然一惊,但又本能地觉得不对。

现在是乙酉年正月十六日,虽然这个时候,李自成、刘宗敏和刘芳亮等大顺军主力,确实已经放弃潼关奔回了西安。

而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也确实已经向清军投降了。

但是,韩复没记错的话,这些事情是这几日刚刚发生的,在南阳等地打探消息的高再弟,无论如何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此事的。

难道说,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产生了蝴蝶效应,使得李自成放弃陕西的时间,比历史上提前了十来天?

各种思绪纷呈间,见博尔热斯、赵有德和冯有材等人全都望向自己,韩复面色不变,只是微微点头,仿佛听到的只是件没那么紧急的消息般。

他转而看向了博尔热斯和赵有德。

这段时间,陆续又有葡萄牙工匠从澳门到来,人数多了,佛郎机人和本土工匠在生活、语言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韩复需要用到佛郎机人先进的技术,较为专业的工作态度,同时又希望本土工匠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如今的襄阳铸炮厂,采取的是双话事人的结构。

博尔热斯和赵德两个人,都是铸炮厂的火器提领,相当于一个洋方厂长,一个中方厂长。

两人互不统属,遇到重大事项,都需要通过中军衙门文书室,向自己汇报。

铸炮厂如今规模庞大,分为好几个区域,熔炉区,铸模区,脱模区,炮管车间,枪械组装区,火药和弹丸区,以及食堂、住所、办公区等等全都是分开的。

有了一定的近代工厂的影子。

虽然还谈不上流水线作业,只是各道工序和零件,都是分开制作的,每个工匠只负责其中的一个。

大大提高了培养合格工匠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两位提领大人。”韩复微笑道:“本官近来翻阅《神器图谱》,听闻铳管之内,钻以膛线之后,可令射程更远,击发更准。不知若我襄阳铸炮厂所产的自生火铳,加之膛线的话,是否可行?”

“大人,小人以为不可。”不等博尔热斯说话,赵有德先拱手弯腰表示了反对。

“哦?”韩复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何不可?”

“大人明鉴,小人之前也曾实验过,钻了膛线的火铳,射程确实可由七八十步上下,增至一百五十步,乃至更远。精度也更容易控制,用熟练火铳手施放的话,百步之内,几乎每放皆可上靶。以此观之,大人所言确实极是。”

赵有德先是铺垫了几句,夸了自家大人,然后才把“但是”这两个字给说了出来:“但是,于铳管内钻膛线之法,极为费时费力。便是工匠中的熟手,一日至多也只可钻一支而已。以整支火铳而言,打制一把膛线火铳的工

时,足够打制五到八支的火铳。而因此所得的,仅是百步之外的射程而已,于我襄樊营目前境况所言,此优势,并非我所急需。”

博尔热斯这时也说道:“大师韩,线列火枪兵的优势,就在大强的火力。大家排成一排,一齐开火,对于精度,没有想要的。赵提领说得很对,大帅想要杀贼,应该多造些火枪,钻枪管的不要。”

韩科长这回确实是有点露怯,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是来源于后世看过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顶多再加上一些博物馆展板上的介绍,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过。

只知道滑膛枪、滑膛炮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在枪管和炮管内增加膛线,以此可以提高射程和精度。

但具体工艺如何,哥们一个小小的科长,哪里会知道。

赵有德的话其实提醒了他,在没有车床和许多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膛线好像确实只能靠手工去钻,效率也确实是太过低下了。

而且排队枪毙,讲究的就是一个密集火力。

在接下来的欧洲,像英格兰、法国这样强国的陆军,甚至会要求士兵们顶着火力和伤亡,抵近到敌军二三十米的距离再开火。

一波就能够将敌人给打崩溃。

对于精度,对于射程,只能说够用就行,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费时费力的去钻枪管,确实不如多造几支普通的滑膛燧发枪来得合算。

但是,很多事情不能只算经济账,只算眼前的账,要从长远去看,从大局去看。

比如说我韩大帅好不容易来指导一次业务,面子问题不得照顾一下嘛?

“呃………………赵提领和博提领所说都是道理,但是钻膛线也有钻膛线的好处,在某些特定的作战任务下,对于精度和射程还是有要求的嘛。并且,在铳管内雕刻螺旋沟槽,也是我们将来要发展的方向,不能因为暂时无法大规模的

应用,就不去研究和推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