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将营地扎在鲁山西边的丘陵中,此处背靠山势,前面河水,沿着沙河支流往西北而去,就是歇马岭关。
这条道路,也是宛洛古道的一部分。
驻扎此处,不仅能比较便利地获得水源,最为重要的则是,刘忠等人的兵马,也会从这边过来。
而且,山路并不宽敞,只要他们封锁住了山口,那么襄樊营的那些尼堪,就没办法探知到里面的情况。
而如果走山北的那一条大路的话,则很容易就会被襄樊营的人察觉。
等到刘忠一来,他巴图就可以给鲁阳关上的尼堪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得不说,巴图的这个安排,经验确实非常的老到。
但巴图也万万没有想到,他左等右等,没有等到刘忠的兵马,反倒把尼堪的兵马给等来了!
长生天,尼堪的兵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又怎么会从这个地方而来?
刘忠呢?刘忠到底在干什么?!
没有谁可以回答巴图的问题,巴图也没有时间去探索答案,从歇马岭关过来的尼堪马兵速度极快。
巴图在东边的山口外,也就是通往鲁山和鲁阳关的方向,布置了大量的明哨和暗哨,但在内线,则几乎没有。
刚才那个探马,还是准备再去鹿蹄山找刘忠的。
刚刚出发,就遇到了突然来袭的魏大胡子等人,赶紧又调转马头回报,实际上给巴图等人预警的时间相当有限。
一百多人的营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绝不是上马就能跑的。
没办法,只得仓猝应战。
结果就出现了让巴图等人意想不到的画面,来势汹汹的尼堪马兵,在快要接近营地时候,居然纷纷下马,然后举起手中的火器,排着队的往这边来。
把巴图等人看得是又愣又有点害怕。
这几天的冲突下来,大家虽然觉得襄樊营的战力在尼堪之中,也算得上是能打的,但与满洲大兵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同等人数之下,襄樊营绝对不会是八旗兵的对手。
甚至可能比姜?、吴三桂,以及李自成的老营还要差一些。
但这伙尼堪所用的火器,实在是从未见过的厉害。
射程既远,威力又大,最为关键的是,施放极为简便,往往十几个呼吸,就能够装填一次。
临阵之时,几乎没有火力间断的时候。
满洲勇士虽然强悍,但毕竟也是肉体凡胎,他们外出哨探,虽然弓马娴熟,但只能算是轻骑兵,不是巴牙喇那样的重甲兵。
根本扛不住啊。
之前的几次冲突中,只能尝试把襄樊营放出来,引诱他们脱离关城,拉长他们的阵型,然后再通过灵活的机动力进行袭扰。
可惜,那位让尼堪俘虏都敬重的不得了的韩大帅,是个老油条,根本不上当。
偶尔的几次出迎战,基本都不会脱离关城太远,而且只是出来放炮,放完就回去了。
滑不留手。
尽管如此,襄樊营火器之利,还是让这伙清军颇为心惊。
襄樊营火器再厉害,可毕竟数量不多,但眼前这伙沿着宛洛古道而来的尼堪,却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
巴图等人一时之间,措手不及,被打得鸡飞狗跳,既扛不住,也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