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现存的汉人兵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凑数的。
像是什么刘泽清、刘良佐这样人,孔有德心说,还不如自己呢。
左良玉倒是勉强有点战力,可左良玉连李自成都打不过,指望他去与满洲大兵放,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孔有德将他知道的明、顺两方的兵马在心里过了一遍,实在想象不到,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悍勇。
甚至怀疑这两个马甲,是不是误信了什么传言。
不过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殿内气氛的变化。
赶忙低下头,不敢与恩格图等人,有眼神上的接触。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可还没有后来攻打南明时那番大放异彩的战绩。此时这俩人虽然一个是恭顺王,一个是怀顺王,名义上都是郡王,但降清之后始终没有什么表现,战力一如既往的拉胯,跟在多铎阵中,
那也是纯粹凑数的。
真实的历史上,孔有德与耿仲明打完江南之后,就被清廷撵回了辽东老家,闲置起来。
直到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身死之后,大顺、大西与明廷合流抗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攻。
虽然由于湖广诸公,发挥传统艺能,互相拖后腿、卖队友,使得反攻最终失败,不过南明朝廷却在湖广与清廷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与清廷设想中的,朱由崧、李自成,张献忠死了以后,天下已定,湖广、江西、闽粤等地传檄可定的局面相差甚远。
不得已,顺治三年,清廷又大量的起用被闲置的几个汉军王爷,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等人,这才又有了发挥的舞台。
可以说,这几位王爷的统战价值,那都是反清义士们打出来的啊!
当然了,这时的孔、耿二人作为二鞑子,还小心谨慎的很,见到气氛不对,全都低下头去,不敢与人对视。只敢偷偷的用眼角余光,观察着宝座上多铎的反应。
多铎一只手搭在交椅的扶手上,脸上笑容寸寸消失,脸色阴沉的有点吓人。
就这么怔怔地盯着那两个马甲看,始终没有说话。
他不说话,众人更不敢有什么言语。
承运殿之内,只剩下那两个马甲,嘶声嚎哭的动静。
就这么过了一会儿,等那两个马甲哭声稍有停歇之后,多铎才开口问道:“你们二人的主子现在哪里?”
先前那个马甲,还带着几分哭腔:“当时已是傍晚,那些尼堪的火铳兵打过来以后,天已经擦黑,乱子一起,众人更是跑得到处都是,谁也寻不着谁。奴才等脚程快,爬到山梁上的时候,才看到巴图。。。。。。。已是被那尼堪的兵
丁给打死了。。。。。。”
“你亲眼瞧见的?”
“回大王的话,奴才是亲眼瞧见的。”那马甲又抽泣着说道:“奴才还,还看见那些尼堪把我满洲儿郎打死以后,又割下首级,串在长枪上头。他们来到山下,用长枪挑着人头,围绕着篝火又唱又跳,好似过年一般。”
不得不说,这马甲口条清楚,描述时绘声绘色,孔有德等人听着,脑海中瞬间就有了那伙汉人兵马,举着人头糖葫芦,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画面。
光是这么一想,恩格图他们就瞬间涨红了脸膛,额角的青筋都突了出来。
攥着拳头,对那两个马甲怒目相视。
多铎同样很生气,感觉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噌噌往上冒,使得他放在扶手上的右手,都轻微的颤抖起来。
他强行压制,尽量声线平稳地问道:“这伙尼堪兵,是从哪里来的,那主将姓甚名谁?”
先前的那个马甲,是巴图直领马甲,那日审讯牛大成等人时,就在现场。
听到多铎发问,略作回想,然后说道:“回大人的话,那伙尼堪兵起先盘踞在鲁阳关,我满洲大兵与之交锋时,曾有俘获,审问后奴才等才知道,他们自称是襄樊营,说是从湖广来的,主帅叫。。。。。。。。。。。。呃,主帅姓韩,叫,
好像是叫韩复,原是个大顺的都尉。”
说着,那马甲补充一般,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全都倒了出来。
宝座上,听完了讲述,多铎脸色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他屈指轻轻扣着扶手,口中不停地咀嚼着两个名词:“襄樊营,韩复。。。。。。襄樊营,韩复……………”
ps: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