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 第166章 段小姐 渣男受死(第2页)

第166章 段小姐 渣男受死(第2页)

“那就让他们误解。”他笑了笑,“真理不需要共识来证明。一颗种子埋在地下时,泥土也不懂它要长成什么树。”

几天后,他们进入一座名为“归言城”的大邑。此地号称“百家争鸣”,设有百座讲坛,每日都有学者登台辩论“何为真道”。然而金觉很快发现,所谓的争论,不过是不同教派轮流宣讲自家经典,异见者常被驱逐,甚至暗中消失。

他在一处露天讲台旁驻足,听一位白发老儒高呼:“心源令乃天赐圣物,得之者可通神明!凡质疑者,皆属魔种!”

台下群情激愤,有人怒吼“烧死叛徒”,有人高举火把四处搜寻“不信者”。

金觉不动声色,拉着阿萤挤入人群。直到夜深人静,他悄然潜入藏书阁,发现整座楼竟全是伪造典籍??有的抄改自佛经,有的拼凑道藏,更有甚者,直接杜撰“金觉遗训”,说什么“顺我者生,逆我者忘”。

他一把火烧了整栋阁楼。

火焰冲天而起时,他站在屋顶,对着全城高喊:“你们崇拜的不是真理,是恐惧!恐惧让你们需要领袖,需要答案,需要一个能替你们思考的神!可真正的觉醒,是从说‘我不知道’开始的!”

翌日,城中动荡。暴民围攻他的落脚处,却被一群年轻人拦下。为首的女孩正是那晚被逼跪拜的孩子之姐,她手持铁尺,朗声道:“我读过三十种《破妄录》,听过十七位‘真传弟子’讲法。可直到昨夜看见那场大火,我才第一次觉得自己醒了??因为我不再想抄别人的答案!”

人群渐渐安静。有人放下火把,有人默默离去,更有几位年迈学者跪地痛哭,忏悔多年盲从。

金觉没有留下接受敬仰。他和阿萤悄悄离开,在城郊遇见一位独臂老兵,正在坟前焚烧一本厚厚的军功簿。

“我杀过十九个人,”老人沙哑地说,“都是为了‘正义’。如今新规来了,说我们可以自己定是非。可我发现……我连自己做过的事都不敢面对。”

金觉在他身边坐下,取出发光的手掌,轻轻覆在其额。光晕流转间,老兵眼中泪如泉涌,仿佛一生血腥尽数回放。但他没有逃避,而是咬牙承受,直至最后一滴泪落下。

“谢谢你。”老人终于开口,“我不求原谅。但我愿意从今天起,做一个诚实的罪人。”

金觉点头,起身欲走。老兵忽然叫住他:“你会回来吗?”

“不会。”他说,“但我会一直路过。”

又行月余,他们抵达北方雪域。此处寒风如刀,千里冰封,却有一族人世代居于极寒之地,自称“默语族”。他们不用言语交流,全凭手势与眼神传递心意,因曾遭外界误解而屠戮殆尽,遂立誓永不发声。

金觉深入部落,见其孩童皆戴面具成长,成人后方能摘下。询问缘由,族中长老以手语解释:**“声音曾引来灾难。我们怕,所以沉默。可孩子们的眼睛越来越空,像冬湖结冰。”**

阿萤拉着一个小女孩玩耍,发现她竟从未笑过。夜里,他偷偷摘下她的面具,轻声哼起浪浪山的童谣。小女孩先是惊恐,继而颤抖,最后竟跟着哼出了第一个音节。

整个部落为之震动。

长老们围聚而来,愤怒指责阿萤破坏祖训。金觉却取出唤心铃,轻轻一摇。铃声无形扩散,刹那间,所有族人心头浮现童年记忆:母亲的歌声、父亲的低语、雪地上奔跑的欢笑……那些被压抑千年的声音,如春雷破冰,轰然复苏。

一位老妪突然摘下面具,张口发出嘶哑的呜咽,那是她五十年来第一次发声。紧接着,第二人、第三人……整座村落响起了断续却真实的嗓音,像是大地裂开后流出的第一股暖泉。

“我们不是要抛弃沉默。”金觉站在雪地中,“而是选择何时开口。沉默可以是智慧,也可以是恐惧。关键在于??你是主动不说,还是被迫失声?”

自此,默语族改称“择言族”。他们依旧慎语,但允许每个人在成年礼上决定:是否开口,对谁诉说,为何发声。

离别那日,小女孩送阿萤一支冰雕的蝴蝶,晶莹剔透,翅翼薄如蝉翼。“它会融化,”她说出人生第二句话,“但我知道它存在过。”

继续南行途中,一场瘟疫席卷数州。病者高热谵妄,口中反复念叨同一句话:“井开了……井开了……真相要出来了……”

医者束手无策,官府封锁城镇,百姓互疑传染,甚至出现“梦语净化队”,专抓说胡话之人活埋。

金觉察觉异常,深入疫区探查。最终在一口枯井底部,发现一块残留的心源令碎片,正不断释放微弱波动,与人脑共振,诱发集体幻觉。

他本可毁去碎片,却犹豫了。

因为那些呓语中,夹杂着太多真实??有人梦见自己前世为奴,有人哭喊冤屈未雪,有人喃喃说出平生不敢承认的爱恋……

“这不是病。”他对阿萤说,“这是压抑太久的灵魂,在借外力吐真言。”

于是他不做清除,反而引导医师熬制安神汤药,配合铃音安抚患者,并设立“梦语记录所”,请清醒者代笔写下呓语内容。短短十日,数千份“梦中自白”汇集成册,其中有揭发贪腐的官员,有坦承背叛的丈夫,也有女子写下:“我爱隔壁绣娘十年,今愿赴死也不再装作不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