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 圣祖上位史(第1页)

圣祖上位史(第1页)

【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圣祖夺嫡前的‘咖位’。据大晟国史记载,晟高祖有十一位皇子,第一个儿子孝德太子自幼跟随在高祖身边,其生母为高祖发妻,在高祖打天下后期病逝,后追封为皇后。

孝德太子占嫡占长,贤能兼备,立国后顺理成章入主东宫,地位稳固。

齐王,楚王,燕王,这几位都是高祖打天下时陆续出生的儿子,虽未长于君父膝下,但其生母家族皆为功勋集团代表,实力与根基,自然不容小觑。

而韩王、赵王、晋王、福王,乃立国后所出,分别排行五、六、七、十一。至于第八、第九子,史笔寥寥,只知未及封王便已早夭。】

【那么问题来了!】天幕中女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十足的悬念。

【我们圣祖,是如何在前有正统储君,后有诸多早已成年的兄弟围追堵截下,最终登上大宝的呢?】

不少大臣心里也跟着纳闷:是啊,凭什么?打死他们也想不到最终的赢家会是年龄小,又不着调的瑞王!要是知道,谁会这么早早站队的?这天幕再早些年来也行啊,也不至于让他们进退两难。

【这就不得不提高祖皇帝那‘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的育儿经了!】

天幕的用词让老臣们嘴角抽搐,这怎么听都不像夸奖。

【前期,高祖那可是倾尽全力培养太子,同时不遗余力地打压其他成年皇子。到了后期嘛,许是高祖年纪渐长,出于制衡与稳固自身统治的考量,便开始转而打压太子,同时扶持其他皇子与太子打擂台,分其权势。】

听到这里,和太子年龄相差无几的几位皇子面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百味杂陈,感同身受。早些年,他们空有亲王名号,却只能在朝听政,几乎接触不到核心实务,处处受制,想起来便是一把辛酸泪。

当时他们身后的势力不是没有努力争取过,但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军权在握,乾纲独断,谁敢强硬进言,一顶“动摇国本”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承受不起。

也就是近些年,陛下才渐渐放权,允他们施展拳脚。谁都明白,这是皇帝要用他们来平衡东宫势力,但那触手可及的权利与未来至尊之位,又有谁能轻易放手?无不抱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的决心,投身其中。

在最前方太子也迅速垂下眼睑,目光落在自己规整的衣袍纹路上,仿佛那蟠龙纹样变得无比引人入胜。这是他惯用的掩饰内心波动的方式,身为储君,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修养。

嘴角扬起一抹苦涩的自嘲,“育儿经”?多么讽刺的词。寻常百姓家的育儿经,是舐犊情深,是望子成龙。而天家的育儿经,却是制衡权术,是扶持与打压并用的帝王心术。

天幕以如此轻松、甚至带着些许戏谑的口吻,将父皇对他,以及对所有皇子的“算计”公之于众,带着公开处刑般的难堪。那种被当作棋子,被权衡、被利用、甚至被刻意打压的滋味,此刻被无限放大。难道天家父子,就真的只能走到这一步吗?

官道旁的茶棚里,几个附近的农户商户正歇脚。天幕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那“育儿经”三个字,让端着粗陶大碗的老农手一抖。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嘿!听见没?皇上教儿子,跟咱们养牲口、训鹰似的?先紧着一个喂饱,再撺掇别的上去抢食?”

同行人摇了摇头,“这哪是父子,这是斗蛊呢!”

“嘿,天家的事,咱们也不懂,也不是我等能议论的。

【当然这里主要指齐王,楚王,燕王,这几位早已成年皇子且背后有势力支持的皇子。在这时候的高祖眼中:老五,出身有瑕,有外族血脉,自动被排除在竞争序列之外;

老六过于懦弱,沉溺佛法,就差剃度出家了,实在难堪大任;老七年轻气盛,是个嘴碎的,还需多多历练;十一,年纪尚小,不作考虑。】

【而我们圣祖那时候嘛。。。。。。】天幕中拉长了语调,带着一种“你懂的”的笑意,【在高祖眼里,那就是一整个玩心大到没边儿的熊孩子,纨绔之名响彻京城!而且按理说,皇子出宫建府后便该上朝听政,可圣祖偏不!

他硬是靠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拖到最小的弟弟都年满十五、出宫开府了,才终于被实在看不下去的高祖强压着上了朝。但上了朝也是个混日子的主儿,更不能指望。

不过嘛,由此也可见高祖对圣祖的偏爱,以及这个时候的圣祖,其实压根儿还没生出参与夺嫡的心思!】

黎昭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大晟的规矩是皇子十五岁之前要入瀚海阁就学,十五岁之后就不但要入朝听政,还要继续兼顾瀚海阁的学业。

他不入朝一方面是向他的兄长们表示他没有夺嫡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真的不想两头跑。这才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躲了三年呢!

这后世的主播是从何处挖来的这些边角料?一朝官方国史断不会记载得如此鲜活生动。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御座之上的皇帝老爹,心下狐疑:总不能是老爹自己写了什么私密笔记,不小心流传到后世了吧?

而那些曾教导过黎昭的大臣们,此刻恨不得以袖掩面。殿下啊殿下!您那“纨绔”的名声,竟然都“流芳百世”了!这让他们这些曾经呕心沥血的老师,情何以堪!

上座的皇帝听着天幕如此直白地剖析他当年的心思与做法,面色虽平静如水,目光却如电般扫向台下那个还在偷笑的儿子,狠狠瞪了他一眼。

黎昭正好对上了这道视线,不由一怔,心下纳闷:老爹这眼睛是怎么了?抽筋了?他暗自思忖,回头得跟母妃说道说道,得给父皇的膳食里添点鱼目,老话不是说么,鱼目明目,以形补形。

【根据主播研读的大量正史、野史猜测一波,圣祖那颗夺嫡的野心,极有可能是在孝德太子病逝后,才真正破土而出的。】

什么——病逝?!听到这句话的黎昭猛地转头看向前方的太子,瞳孔骤然收缩,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的惊骇。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意外、构陷,甚至是他那心思难测的父皇一时昏聩到废黜太子。。。。。。近年来父皇对太子皇兄的刻意打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可他唯独没有想过,竟会是病逝!在他记忆中,太子皇兄的身体一向康健,怎会。。。。。。

皇帝面上不动声色,但那骤然攥紧座椅扶手、指节发白的手,却暴露了这位帝王内心绝不平静的波澜。

“宣太医。”低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在寂静中荡开。

而处于目光焦点的太子,唇微动了一下,似乎想对皇帝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为一片沉默,将所有言语咽回腹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