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点点头:“还真有这可能,要真是可就好了。”
“哈哈哈——”
4人自嘲哄堂大笑,自嘲消解被类比的不适。
因为过年的那一顿聚餐,彼此间关系熟络了很多,形成默契的小团体。
以前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彼此间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现在好了不少。
王媒婆离开院子前,不忘和李开朗打招呼。
“小李啊,以后要找对象就找我,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指定给你介绍个能过一辈子的媳妇。”
“到时候就麻烦王媒婆多费点心思了。”李开朗硬撑道。
“好说好说,不打搅你了,其他院子我还得去看看。”
说罢,王媒婆识趣地离开。
“闲来无事,得找点事情做做。”
院子里吵吵闹闹的,想睡个回笼觉也睡不好。
“话说,有段时间没去搞古董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信托商店看看去。”
想到这,李开朗直奔信托商店。
要以往,李开朗都会去废品站里淘金。
但废品站淘金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三四次都不见得能淘到,还是去信托商店看看。
钱而已,现在最不差的就是钱,再说去废品站,也不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信托商店。
下午正是没没精气神的时候,柜台面前只有一个年轻人在那百无聊赖的发着呆,时不时打哈欠。
看到李开朗来了,仅仅只是眼皮抬了抬,就撑着脑袋眯着。
对于这样的服务意识,李开朗也是彻底习惯。
不理会也好,自己还能走走看看。
展柜上的物件还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玉石、瓷器、书画字帖等种类皆有。
最骚的是,竟然还有一个夜壶。
那夜壶破旧就算了,隐隐约约还散发着一股特别的‘香味’。
“就算这玩意儿是个古董,也不至于拿上来吧?不知道哪个人才能接受得了。”
“也说不定,要是是个姑娘的夜壶,指不定某些变态会喜欢。”
想想都觉得恶心,李开朗不禁泛起一身鸡皮疙瘩。
看了一会,李开朗目光落在一个玉佩上。
“同志,劳驾你把那块玉佩拿来我看看。”
闻言,年轻人动都不带动一下,冷淡应一句:“就在那看吧。”
对于年轻人这态度,李开朗也不在意,只是熟练地递出一个烟。
“同志抽根烟。”
年轻人抬起眼皮看了眼烟,发现是中华,立马便收了烟,态度好了不少。
不等李开朗发话,就去把玉佩拿了出来,再拿了个小盒子放在上面,这才给李开朗看。
年轻人虽年轻,但也知道玉不过手的规矩。
李开朗不懂玉石,只是觉得这玉佩上雕刻着莲,一片碧绿甚至好看。
莲的寓意好,尤其是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