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九鼎时空阁 > 第 30 章 曲率航行的新锚点(第1页)

第 30 章 曲率航行的新锚点(第1页)

曲率飞船在时空通道中穿梭,舷窗外的星轨化作彩色光带,主控屏上的航线图始终锁定着仙女座方向的类地行星坐标。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控制台旁,瞳孔中不断刷新着航行参数,突然,所有数据曲线骤然紊乱,光屏边缘弹出醒目的红色预警:“检测到高强度星际气流,俗称‘星系风’,能量等级:A级,正以320kms的速度逼近!”

俞天立即切换到外部观测视角,只见原本平滑的时空通道中,出现了大量扭曲的气流漩涡,淡紫色的气体夹杂着细碎的陨石,像咆哮的洪流般朝着飞船冲来。“恒星锚点信号扰!”林夏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光屏上代表恒星锚点的绿色光点开始闪烁,“信号强度持续下降,导航误差从0。005光年飙升至1。2光年,再这样下去,我们会偏离航线,坠入未知的星际尘埃带!”

墨守快步走到导航台前,调出郑和航海图的三维模型,试图用牵星术重新定位:“牵星板显示的星高数据也在波动,星系风扭曲了星光的传播路径,传统的宏观定位方法失效了!”他看着罗盘指针疯狂晃动,眉头拧成一团——这是他研究古代航海技术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导航危机。

俞天的机械义眼快速扫描着外部环境数据,同时在脑海中回想归墟猎户座殖民地提供的技术资料。突然,他想起马库斯曾提到过的“黑洞锚点”技术:“林夏,立即调取归墟的黑洞锚点数据!仙女座中心有一颗超大质量黑洞,我们可以用它作为新的导航锚点,借助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修正航线!”

林夏虽然对黑洞技术的稳定性存在疑虑,但眼下己没有更好的选择,立即启动数据加载程序:“黑洞锚点技术需要同时计算黑洞的引力场分布、光线偏折角度,还要结合牵星术的星高补偿原理,计算量极大,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初始化!”

“我来协助计算!”墨守主动请缨,将《郑和航海日志》残卷中的牵星数据输入系统,“当年郑和船队在印度洋遇到季风时,会通过观测北极星的高度变化,调整航向偏差。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虽然复杂,但本质上和星光折射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牵星术的‘星高折射补偿’公式,修正黑洞光线的偏折误差!”

俞天则将父母遗留的仰韶陶片贴在控制台的感应区,陶片的纹路与黑洞数据产生共鸣,光屏上的计算进度条瞬间加快:“陶片里的墨家‘天圆地方’模型能简化空间计算,你们看,黑洞的引力场分布在模型中,正好对应着‘地方’的西方坐标,光线偏折角度可以通过坐标转换首接得出!”

10分钟后,黑洞锚点系统初始化完成。林夏将计算结果投射到主控屏上:“导航误差己降至0。08光年!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与牵星术的星高折射补偿原理吻合度达88%,完全符合长距离星际航行的精度要求!”

随着俞天按下启动按钮,曲率飞船的推进系统重新调整,淡蓝色的离子焰与黑洞的引力场形成稳定的共振,飞船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在紊乱的星系风中划出一道精准的轨迹。舷窗外,仙女座中心的黑洞泛着淡淡的橙红色光晕,光线经过引力透镜的偏折,在太空中形成一道道光环,与郑和航海图中描绘的“星环”纹路重合。

墨守看着罗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你们看!罗盘指针不再晃动了,而且在顺时针旋转!”众人凑上前,只见罗盘指针以稳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指针顶端的光点规律闪烁——这是人工调制的信号特征,非自然形成。

林夏立即对罗盘信号进行解析,光屏上跳出一串数据:“未知信号频率1。2Hz,波形规则,带有明显的人工调制痕迹,与仰韶陶片的共振频率高度吻合!黑洞周围存在未知文明,且其技术与我们持有的古代技术相关联!”

俞天的机械义眼闪过一道精光,他抬手触碰舱壁上那行模糊的古篆,指尖传来与陶片相似的共振感:“标注郑和航海图空白区域的,或许就是这个未知文明。他们在黑洞周围留下信号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就在这时,主控屏突然弹出新的预警:“检测到未知能量体正在靠近,距离飞船还有100万公里,能量体的表面纹路与类地行星的石砌纹路一致!”林夏调出外部观测画面,只见一个巨大的银色圆盘状物体正朝着飞船飞来,圆盘表面刻满石砌纹路,纹路样式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结构相同,在黑洞光晕下反射出冷光。

俞天握紧手中的仰韶陶片,陶片的共振强度持续提升,与未知能量体的信号形成稳定交互。他盯着主控屏上不断逼近的银色圆盘,机械义眼持续扫描其表面纹路,试图提取更多信息。

曲率飞船维持着航向,继续朝着类地行星推进。银色圆盘状物体调整速度,始终保持在飞船后方10万公里处,既不缩短距离,也不拉开差距。舷窗外,黑洞的橙红色光晕笼罩着整片区域,银色圆盘的冷光与飞船的离子焰淡蓝光交织,三者的位置关系在星空中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主控屏上,类地行星的坐标持续闪烁,未知能量体的信号数据与仰韶陶片的共振参数,仍在不断更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