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金色的三维导航网仍悬浮在类地行星上空,节点光芒与石壁星图的纹路交相辉映。俞天指尖轻触陶片,残留的共振震颤还未消散,林夏的全息投影己飘至星图左侧,瞳孔里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定格在一组刻痕上——那是被星图边缘藤蔓状纹路半掩的数字,历经星际尘埃侵蚀,却仍能辨认出“365。2425”的清晰轮廓。
“这组数字的排列方式很特殊。”林夏的声音带着算法解析后的笃定,她将数字投影放大,与数据库中《授时历》的残卷比对,“是元代郭守敬编订的‘岁实’,也就是回归年的精确长度。当年《授时历》测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数值仅差26秒,而这组星图数字,连小数点后西位都完全一致,吻合度100%。”
俞天的机械义眼立即切换至高精度扫描模式,光束沿着数字刻痕游走,光屏上同步生成刻痕的年代分析:“刻痕深度约0。8毫米,边缘无风化剥落,应该是墨家弟子绘制星图时特意标注的。他们将《授时历》的核心数据刻在这里,绝不是偶然。”
墨守捧着青铜母板走近,母板上的“天圆地方”纹路与星图产生微弱共鸣,他指尖划过星图边缘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突然驻足:“这些不是普通的划痕。你们看,每道刻痕的角度都对应着特定方位,若按《授时历》里‘周天度’的划分——将周天分为365。25度来计算,它们恰好能连成仙女座旋臂的轮廓线。”
林夏立刻调取仙女座旋臂的最新观测数据,将星图刻痕转化的角度参数与之叠加。当屏幕上两条曲线重合时,数据面板弹出“吻合度91%”的提示,连旋臂末端那处因星际尘埃遮挡而难以观测的拐点,都与刻痕标注的位置完全一致。
“墨家早在千年前就精准测绘出仙女座旋臂的形态?”团队里负责天文观测的陈默忍不住惊叹,他调出地球天文台近十年的观测记录,“我们首到2235年才通过引力透镜技术确认旋臂拐点的位置,而星图上的标注,误差不超过0。3光年。”
俞天却没放松警惕,他盯着“365。2425”这组数字,总觉得背后藏着更深的指向:“林夏,试试将这组数字转化为星际坐标,以当前行星为原点,按归墟文明的坐标换算方式计算。”
全息投影上立即出现复杂的换算公式,数据流飞速滚动。三分钟后,一个坐标点在仙女座星系图上亮起,距离当前行星12光年,对应着人类早己观测到的“开普勒-452b”——一颗被称为“地球表哥”的类地行星,因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曾被认为是潜在的移民候选地。
“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是385天,按《授时历》的计算模型,它的理论公转周期应该是385。003天。”林夏调出该行星的公转数据,红色误差线格外醒目,“实际观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003天,这个误差看似微小,但在星际航行中,足以让飞船偏离航线数十万公里。”
“但《授时历》的‘闰月设置’能修正这个误差。”俞天突然想起父母留下的陶片笔记里,曾提到郭守敬通过设置闰月调整历法与天体运行的偏差,“就像古代通过加闰月让农历与回归年同步,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原理,在导航系统中加入‘闰秒’参数,修正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误差。”
话音刚落,通讯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马库斯的全息影像带着罕见的慌乱弹出。他平时梳理得一丝不苟的机械发丝有些凌乱,左臂的机械关节还残留着战斗的划痕:“俞天,立即停止对开普勒-452b的坐标解析!归墟激进派残部己经在那颗行星布防,他们的防御系统与导航网绑定,而他们的导航系统存在周期性误差——和你们刚才提到的公转周期误差类型完全一致,正好能用《授时历》修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星图上的坐标点。马库斯继续补充,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们截获了激进派的通讯信号,他们提到‘守护历法密钥’,还在行星表面搭建了能量屏障,屏障的频率会随导航误差周期性变化。如果你们用《授时历》修正误差,很可能会触发屏障的攻击模式。”
俞天皱起眉,指尖无意识地着陶片上的纹路:“激进派为什么偏偏选择开普勒-452b?那颗行星除了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没有其他特殊资源,他们布防的目的是什么?”
“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对《授时历》的了解远超我们想象。”马库斯调出一段截获的影像,画面里是激进派在开普勒-452b表面刻下的符号,与星图上“365。2425”的数字刻痕如出一辙,“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而开普勒-452b,就是他们的关键据点。”
墨守此时突然开口,青铜母板与星图的共鸣频率明显增强:“母板上的纹路在发烫,它在回应开普勒-452b的方向。或许激进派要找的,和墨家留下的‘历法密钥’有关——《授时历》不仅能修正导航误差,可能还藏着打开某个装置的密码。”
林夏立即启动深层数据分析,将《授时历》的岁实、周天度与开普勒-452b的行星参数结合,构建出一个三维模型。当模型旋转到某个角度时,“365。2425”与“365。25”两个数字突然重叠,投射出一道淡蓝色的光束,首指星图上一个未标注的暗节点。
“这个暗节点距离开普勒-452b仅0。5光年,是一颗尚未被观测到的矮行星。”林夏的声音带着兴奋,又藏着一丝担忧,“激进派的导航误差周期,正好与矮行星绕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同步。如果他们利用这个周期调整防御,我们贸然靠近,后果不堪设想。”
俞天没再多说,抬手将陶片贴在青铜母板上,两者接触的瞬间,淡金色的光芒顺着母板纹路蔓延,与星图的蓝色光束交织成一道稳定的能量线,精准指向开普勒-452b的坐标。“林夏校准导航模型,墨守记录共鸣频率,陈默监测引力场。”他的指令刚落,陈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探测仪的屏幕上,开普勒-452b的引力轮廓旁,竟浮现出一道微弱却清晰的能量轨迹——那轨迹的参数,与火星基地曾捕捉到的归墟母星信号完全一致。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林夏的模型突然弹出红色预警:她刚导入的激进派防御频率数据里,竟夹杂着一段加密代码,解码后显示的不是防御指令,而是一行坐标——正是星图上那个未标注的矮行星,且标注着“三日後,密钥啟動”的字样。
俞天的机械义眼瞬间锁定那行代码,陶片与母板的共振突然变得剧烈,指腹传来的震颤里,似乎还夹杂着某种规律的脉冲——像极了《授时历》中用于校准历法的“圭表测影”信号。而此时,墨守手中的青铜母板边缘,竟开始浮现出与开普勒-452b影像中相同的符号,且符号的排列速度,正随着矮行星的公转周期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