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的气象观测站里,马库斯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青铜零件——那是元代候风仪的核心部件,表面刻着细密的风向刻度。他身旁的工作台上,放着归墟的等离子风速计,银色的探头闪着淡蓝的光,正不停检测着周围的空气流动。
“都别围着看,搭把手把零件装上去。”马库斯头也不抬,将候风仪的刻度盘固定在风速计的外壳上,指尖在两者的接口处敲了敲,“这玩意儿测风向准,归墟的风速计能算风速,俩凑一块儿,就能搞个‘星际气象站’。”
俞天和林夏站在旁边,看着马库斯熟练地接线。林夏的全息投影扫过设备的参数:“候风仪的风向分辨率是16方位,等离子风速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0ms,结合起来能覆盖火星的所有气象条件。但关键是,怎么把两者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里?”
“用《授时历》的‘步气朔’算法。”马库斯终于停下手里的活,指着屏幕上的代码,“‘步气朔’是算节气和朔望的,能把时间按‘二十西气’划分周期。我把气象要素也按这个周期分,比如沙尘浓度对应‘清明’‘谷雨’的湿度变化,太阳风暴强度对应‘夏至’‘冬至’的太阳活动规律,这样系统就能自动关联数据。”
林夏立即将“步气朔”的参数输入系统,屏幕上的界面瞬间变了——原本零散的风向、风速数据,被整合进二十西气的周期表中,每个节气对应的气象预警值都清晰标注出来。“开始测试吧,用昨天的沙尘数据做模拟。”
马库斯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屏幕上的火星地图亮起,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的沙尘浓度。没过多久,屏幕上跳出一条预警信息:“72小时后,火星北半球将出现强沙尘天气,浓度达500μgm3,伴随8级阵风。”
“72小时?”俞天有些惊讶,机械义眼扫过原有系统的记录,“原来的系统最多只能提前24小时预警,这新系统是原来的3倍!”
林夏调出详细数据,瞳孔里的数据流飞快滚动:“气象要素按二十西气划分的准确率达92%,沙尘浓度的预测误差不到5%。而且,系统还能同时预测太阳风暴强度和引力波干扰,刚才己经捕捉到一次小型太阳风暴的前兆信号。”
马库斯得意地拍了拍设备:“早就说过,古代的玩意儿不是没用,关键看怎么用。这星际气象站,以后能帮基地省不少事,再也不用怕沙尘突然埋了太阳能板。”
俞天没接话,目光落在屏幕上实时传输的火星影像上——画面里,一缕沙尘正从南半球往北半球移动,轨迹弯弯的,像条细线。他突然想起观星台的影长变化曲线,立即让林夏调出数据:“把沙尘移动轨迹和观星台的影长曲线叠在一起看看。”
两条线在屏幕上重合的瞬间,所有人都愣了——沙尘的移动轨迹和影长变化曲线几乎完全同步,连弯曲的弧度都一模一样,吻合度达89%。“原来宇宙的韵律,早在古人的观测中。”俞天轻声说,指尖在屏幕上跟着轨迹划了划。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发出“嘀嘀”的警报声,屏幕上跳出一个红色的预警框:“检测到异常引力波干扰,来源未知,疑似来自银河系外的星系风。”
林夏的脸色瞬间变了:“星系风的路径太复杂,目前的系统还没法预测。升级后的系统虽然能检测到信号,却算不出它会往哪个方向移动,要是星系风撞上火星,会影响基地的能量护盾。”
马库斯也收起了笑容,盯着屏幕上的预警框:“还有个更麻烦的事——归墟的资料里提过,他们有能操控气象的设备。你说,他们会不会在火星上藏了气象武器?要是激进派用这玩意儿搞破坏,新系统也未必能防住。”
俞天的机械义眼闪过一丝锐利,盯着屏幕上的异常信号:“先不管这些,让系统重点监测星系风的动向,同时派人去查归墟在火星的旧据点,看看有没有隐藏的设备。这星际气象站刚升级,可不能让它白忙活。”
林夏点头,立即调整系统的监测参数。屏幕上,沙尘还在按轨迹移动,星系风的信号在角落里不停闪烁,而通讯室的空气里,又多了新的疑问——升级后的系统能不能算出星系风的路径?归墟的气象武器,又藏在火星的哪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