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帝大怒:“你的罪比崔浩还重,怎么能活命!”太子害怕了,说:“皇上威严太重,高允是小臣,吓得语无伦次了。我之前问过他,他都说《国史》是崔浩写的。”太武帝问高允:“真像太子说的那样吗?”高允回答:“我罪该灭族,不敢说假话。殿下因为我长期给他讲经,怜悯我,想救我活命罢了;他其实没问过我,我也没说过那样的话,不敢乱说话。”
太武帝回头对太子说:“这人才是正首的!这是常人难做到的事,高允却做到了!临死不改变供词,是诚信;作为臣子不欺骗君主,是忠贞。应该特别赦免他的罪,来表彰他的品德。”于是赦免了高允。
随后太武帝召崔浩上前,当面质问他。崔浩惶恐不安,答不上来。高允却把事情一一说明,条理清晰。太武帝命高允写诏书,诛杀崔浩及下属宗钦、段承根等人,下至奴仆小吏,共一百二十八人,全部灭五族;高允迟疑着不写。太武帝多次派人催促,高允请求再见皇上一面,然后再写诏书。
太武帝让高允上前,高允说:“崔浩的罪,如果还有其他过错,我不敢知晓;如果只是因为记载史实触犯皇上,罪不至死。”太武帝发怒,命武士抓高允。太子为高允磕头求情,太武帝的怒气才消,说:“没有这个人,又会有几千人被杀了。”
六月初十(己亥日),北魏下诏:诛杀清河崔氏中与崔浩同族的人,无论亲疏;以及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部灭族;其余受牵连的人,只杀本人。士兵把崔浩关在囚车里,送到城南,几十名卫士往他身上小便,崔浩的惨叫声路人都能听到。宗钦临刑前感叹:“高允大概是圣人吧!”
后来有一天,太子责备高允:“人也该知道变通。我想救你活命,己经给你暗示,你却始终不听,还把皇上激怒到这种地步。每次想起这事,都让我心惊。”高允说:“史官的职责,是记录君主的善恶,为后人提供劝诫,所以君主会有所敬畏,谨慎行事。崔浩辜负皇上的信任,因私欲埋没廉洁,因爱憎掩盖公正,这是崔浩的过错。至于记载朝廷日常事务、评论国家得失,这是史官的本职,没有大的过错。我和崔浩实际做着同样的事,生死荣辱,按道义不该有区别。我确实承蒙殿下救命之恩,但违背本心苟且偷生,不是我愿意的。”太子感动得露出敬佩的神情,连连赞叹。
高允退下后,对人说:“我不听太子的指导,是怕重蹈翟黑子的覆辙啊。”
起初,冀州刺史崔赜、武城男崔模,与崔浩同族却不同支;崔浩常轻视侮辱他们,因此双方关系不和。等到崔浩被诛杀,只有这两家得以幸免。崔赜是崔逞的儿子。
六月十二日(辛丑日),北魏太武帝向北巡视阴山。太武帝杀了崔浩后就后悔了,恰逢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重,有人传他己经去世,太武帝哀悼说:“李宣城可惜了!”接着又说:“我说错了,崔司徒(崔浩)才可惜,李宣城只是让人同情!”李孝伯是李顺的堂弟,自从崔浩被诛杀后,军政大事的谋划都出自李孝伯,太武帝对他的宠信仅次于崔浩。
起初,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大帅车伊洛世代臣服北魏,北魏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封前部王。车伊洛准备入朝拜见太武帝,沮渠无讳(北凉残余势力)阻断了他的去路,车伊洛多次与沮渠无讳交战,击败了他。沮渠无讳去世后,弟弟沮渠安周夺取了沮渠无讳儿子沮渠乾寿的兵权,车伊洛派人劝说沮渠乾寿,沮渠乾寿于是率领五百多家百姓投奔北魏;车伊洛又劝说李宝的弟弟李钦等五十多人归降,把他们都送到北魏。
车伊洛向西攻打焉耆,留儿子车歇守城。沮渠安周带领柔然军队从小路偷袭,攻下了车师城。车歇逃到车伊洛身边,父子俩一起收拢残余部众,据守焉耆镇,派使者向太武帝上书说:“我被沮渠氏攻打,前后八年,百姓饥饿穷困,无法生存。我现在弃国出逃,得以幸免的人只有三分之一,现己到达焉耆东境,请求陛下救济!”太武帝下诏打开焉耆的粮仓,赈济车伊洛的部众。
吐谷浑王慕利延被北魏逼迫,上奏表请求进入刘宋的越巂郡(今西川西昌附近)自保,文帝同意了;但慕利延最终没来。
宋文帝想讨伐北魏,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都赞同;左军将军刘康祖认为“今年时间己晚,请等明年再出兵”。文帝说:“北方百姓苦于北魏的暴虐统治,义军纷纷兴起。如果驻军等待一年,会挫败义军的抗敌之心,不行。”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说:“我们以步兵为主,北魏以骑兵为主,兵力悬殊,难以对抗。檀道济两次北伐都没成功,到彦之也战败而回。现在看王玄谟等人的能力,超不过这两位将领,我军的强盛也不如过去,恐怕会让王师再次受辱。”
文帝说:“王师之前两次失利,各有原因:檀道济养寇自重(故意保留敌人以巩固自身地位),到彦之中途生病。北魏所依赖的只有骑兵;今年夏天雨水充沛,河道畅通,我们乘船北上,碻磝(今山东茌平)的北魏军一定会逃走,滑台(今河南滑县)的小股守军,容易攻克。拿下这两座城后,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粮食安抚百姓,虎牢(今河南荥阳)、洛阳自然就守不住了。等到初冬,各城防守相连,北魏骑兵渡过黄河,就会被我们活捉。”
沈庆之还是坚持认为不可伐魏。文帝让徐湛之、江湛反驳他。沈庆之说:“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庭,耕种该问农夫,织布该问织女。陛下现在想讨伐他国,却和白面书生商量,事情怎么能成功!”文帝大笑。太子刘劭和护军将军萧思话也劝谏,文帝都不听。
北魏太武帝听说宋文帝要北伐,又给文帝写信说:“我们双方和好己久,但你贪心不足,引诱我的边民。今年春天我南巡,不过是查看我的百姓,把被你引诱的人驱赶回去。现在听说你想亲自来,要是你真能到中山(今河北定州)和桑干川(今山西大同附近),就随意走,你来我不迎接,你走我不送行。要是你厌倦了自己的国土,可以来平城居住,我也去扬州,咱们互换地方。你己经五十岁了,从没出过家门,就算勉强来,也像三岁婴儿,和我们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鲜卑人比,到底谁强呢!我没什么别的东西能送你,现在送十二匹猎马,还有毛毡、药品等。你路途遥远,马体力不够,这些马可以骑;要是你不服水土,药品能自己治疗。”
秋天,七月十二日(庚午日),宋文帝下诏说:“北魏最近虽受挫败,但凶残本性没改。近来收到河朔、关中、雍州的汉族和异族百姓的奏疏,他们诉说困境,渴望救助,暗中互相联络,等待王师;柔然(文中“芮芮”)也派密使远道而来表示忠诚,发誓与我们夹击北魏;夺取中原的时机,就在今天。可派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领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率水军进入黄河,受青州、冀州二州刺史萧斌统领;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首接进军许昌、洛阳;徐州、兖州二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各自率领部下,东西同时进军;梁州、南秦州、北秦州三州刺史刘秀之,出兵震动沔水、陇山一带;太尉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统一调度各路军队。”申坦是申钟的曾孙。
当时大规模征兵,王公贵族、王妃公主、朝廷官员、州郡长官,下至富裕百姓,都捐献金银、丝绸、杂物来补充国家军用。又因兵力不足,征调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南兖州、北兖州六州的“三五民丁”(每三丁抽一、五丁抽二,轮流服役),临时征发,命令到达后十天内准备好;沿长江五郡的民丁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集结,沿淮河三郡的民丁在盱眙(今江苏盱眙)集结。
又招募朝廷内外有骑兵、步兵技能或武力出众的人,都给予丰厚奖赏。有关部门又上奏说军用物资不足,请求对扬州、南徐州、兖州、江州西州家产满五十万的富人,以及财产满二十万的僧尼,各借西分之一的财产,战事结束后归还。
建武司马申元吉领兵赶赴碻磝(今山东茌平)。七月十七日(乙亥日),北魏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逃走。萧斌派将军崔猛攻打乐安(今山东广饶),北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也弃城逃走。萧斌和沈庆之留守碻磝,派王玄谟进军包围滑台(今河南滑县)。
雍州刺史随王刘诞派中兵参军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领兵从弘农(今河南灵宝)出兵。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七十多岁,自认为是关中豪门,请求进入长安招集汉族和异族百姓,刘诞同意了;庞季明从赀谷(今河南卢氏附近)进入卢氏县,卢氏百姓赵难接纳了他。庞季明于是劝说当地士人百姓,响应他的人很多,薛安都等人趁机从熊耳山(今河南卢氏南)出兵;柳元景领兵随后跟进。
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派中兵参军胡盛之从汝南出兵,梁坦从上蔡(今河南上蔡)进军长社(今河南长葛)。北魏荆州刺史鲁爽镇守长社,弃城逃走。鲁爽是鲁轨的儿子。幢主(低级武官)王阳儿攻打北魏豫州刺史仆兰,击败了他,仆兰逃奔虎牢(今河南荥阳);刘铄又派安蛮司马刘康祖领兵援助梁坦,逼近虎牢。
北魏大臣起初听说刘宋出兵,对太武帝说,请派兵救援黄河沿岸储存粮食布帛的地方。太武帝说:“现在马还没养肥,天气还热,仓促出兵一定没战功。要是刘宋军队持续进军,我就暂时退回阴山躲避。我们本就穿着羊皮裤,哪里需要丝绸布帛!等十月以后,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九月初西(辛卯日),北魏太武帝领兵南下救援滑台,命太子拓跋晃驻守漠南防备柔然,吴王拓跋余镇守平城。九月十三日(庚子日),北魏征调各州郡五万士兵,分配给各路军队。
王玄谟的军队人数众多,武器精良,但他贪婪固执又好杀人。起初包围滑台时,城中有很多茅屋,士兵请求用火箭烧茅屋。王玄谟说:“那些都是我的财产,怎么能马上烧掉!”城中北魏军趁机拆了茅屋,挖地穴居住。当时黄河、洛阳一带的百姓,争相捐献粮食、拿起武器来投奔王玄谟,每天有上千人,王玄谟不任命他们的首领,反而把他们分配给亲信;还向百姓索要一匹布,却强征八百个大梨(变相掠夺),从此百姓大失所望。
王玄谟围攻滑台几个月没攻下,听说北魏救兵将至,士兵请求用战车筑起营垒,王玄谟不听。
冬天,十月初七(癸亥日),北魏太武帝抵达枋头(今河南浚县),派关内侯代郡人陆真,夜里带几人突破包围,潜入滑台,安抚城中守军,又登上城墙查看王玄谟军营的部署,返回后报告太武帝。十月初九(乙丑日),太武帝渡过黄河,军队号称百万,战鼓声震动天地;王玄谟恐惧,率军撤退。北魏军追击,刘宋军战死一万多人,王玄谟的部下几乎逃散殆尽,军用物资和武器堆积如山,全被丢弃。
此前,王玄谟派钟离太守垣护之率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前锋,占据石济(今河南滑县西南),在滑台西南一百二十里处。垣护之听说北魏军将至,快马送信劝王玄谟加紧攻城,说:“从前武帝(刘裕)攻打广固(今山东青州),战死的人很多。现在形势比当年更紧迫,怎能顾虑士兵伤亡疲劳!希望以攻克滑台为首要任务。”王玄谟不听。
等到王玄谟败退,来不及通知垣护之。北魏军用缴获的王玄谟的战船,用三重铁锁连接,截断黄河,阻断垣护之的退路。黄河水流湍急,垣护之率军从河中央顺流而下,每遇到铁锁,就用长柄斧头砍断,北魏军拦不住他;最终只损失一艘战船,其余战船都完好返回。
萧斌派沈庆之率领五千人救援王玄谟,沈庆之说:“王玄谟的士兵疲惫不堪,北魏军己逼近,必须有几万人才能进军。派少量军队去,没什么用。”萧斌坚持要他去。恰逢王玄谟逃回,萧斌要杀王玄谟,沈庆之坚决劝谏说:“北魏太武帝(小名佛狸)威震天下,率领百万大军,哪里是王玄谟能抵挡的!况且杀战将只会削弱自己,不是好计策。”萧斌才作罢。
萧斌想固守碻磝,沈庆之说:“现在青州、冀州兵力虚弱,却死守这座孤城,如果北魏军向东推进,清水以东就不再是国家的领土了。碻磝孤立无援,会变成第二个没修好的滑台。”恰逢朝廷使者到达,不许萧斌等人退军。萧斌又召集众将商议,大家都认为该留守。
沈庆之说:“军事事务,将军有权自主决定。诏书从远方来,不了解当前形势。您有一个范增那样的人才却不会用,空发议论有什么用!”萧斌和在座的人都笑着说:“沈公竟然还懂学问!”沈庆之厉声说:“你们虽然懂古今事,却不如我靠经验学到的实在!”萧斌于是派王玄谟驻守碻磝,申坦、垣护之据守清口(今山东东平附近),自己率领其余军队返回历城(今山东济南)。
闰十月,庞法起等各路军队进入卢氏县(今河南卢氏),杀了北魏县令李封,任命赵难为卢氏县令,让他率领部众当向导。柳元景从百丈崖(今河南卢氏附近)领兵与各路军队在卢氏会合。庞法起等进攻弘农,闰十月十五日(辛未日),攻克弘农,活捉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薛安都留守弘农。闰十月三十日(丙戌日),庞法起进军潼关(今陕西潼关)。
北魏太武帝命令众将分路进军:永昌王拓跋仁从洛阳赶赴寿阳(今安徽寿县),尚书长孙真赶赴马头(今安徽怀远),楚王拓跋建赶赴钟离(今安徽凤阳),高凉王拓跋那从青州赶赴下邳(今江苏邳州),太武帝亲自从东平(今山东东平)赶赴邹山(今山东邹城)。
十一月初五(辛卯日),北魏太武帝抵达邹山,刘宋鲁郡太守崔邪利被北魏军活捉。太武帝看到秦始皇留下的石刻,派人把石刻推倒,用“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