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什么说EZ这个英雄在不同的职业选手手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就非常不同呢?
在这个前期非常强大的被动加持下。
以稳著称的选手会选择去稳定的Q兵,来保持自己的被动快速且稳定的叠层,免得去Q对面的人空Q导致被动断掉。
这样可以保证自己前期获得稳定的线权,为自家打野或是其他战略性的东西赢得先机。
这样的选手其实是偏多的,比如曾经大鼎鼎的亚军AD,huanfeng。
他曾经拿AD在世界赛上就打出了非常亮眼的表现。
当然,我不是说EZ、远古龙、发条的那一幕。
而激进型的ADC是一定要在前期利用EZ的强势去压制对手的血量的。
Q中就能获得更加极致的线权,而且在补刀、经验上能压制更多,甚至Q的够准可以让自家的打野来一起越塔。
但是风险也是有的,如果断Q让被动断档,对方双人组是有可能抓住机会打你一波的。
这样不仅没办法继续压制,甚至可能会把线权让出去。
属于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这样的选手也不少,比如冠军AD,Jackeylove。
他拿到EZ的时候,前期的Q技能几乎都是往对方的身上去扔的。
拿到需要压制打线的AD在对应的时间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性去压制。
而收益也是正向的,EZQ中布隆之后对方俩人就不敢再往前走了。
卢锡安在用W补到两个残血兵之后也只能暂时站在只能吃经验的位置。
而这也得益于刘青松的卡尔玛在第一个技能的选择。
他没有首接RQ,但是布隆是首接交盾得,他的第二个Q好的时候布隆得E是好不了得,一级布隆盾是有16s的CD的,而卡尔玛的Q只有9s。
所以第二个RQ不空是绝对能消耗到血量的。
就如此,下路一级在EZ卡尔玛的细节操作下,获得了稳定的推线权。
并且第一波兵就让卢锡安亏了三个小兵的经济。
这让很多弹幕不由得刷着陌生。
但其实并非是陌生,之前在很多时候,TES众人不是没那个能力和意识,而是单纯的没有去做这些细致操作的想法。
而周禹加入后,拉着大家就去抠这些细节。
这其实在有的队伍来看是有些浪费时间的,因为这样的压制有没有用,一定有用,但是这个卢锡安二级甚至三级之后发育是一定能补上的。
并不会说是压死对方,所以很多选手是不愿意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的。
有这个时间不妨去练练英雄,练练打团,团战能力在比赛中更加的重要。
但是周禹的理论是:
“这些细节可以做好的事情只要你能在连续的十几局比赛中都做好,在那之后就不需要再去注意了,这将会成为你的肌肉记忆。”
“我们在这些地方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绝对划算的,做好打团和运营我们能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但是我们要的是冠军。”
“冠军是不能放弃任何本可以做好的事情的。”
教练跟大家复盘的时候会去聊战术,聊视野,聊回合,聊站位,聊支援。
但是这些非常细节的东西真的得选手自己去注意,因为教练在这些英雄的技巧和细节方面的东西大多是不如选手的。
下路对线稳定之后,导播才开始舍得把视角给到其他路。
上路两个人看似选的英雄不是两个肉了,但其实也没有打出来什么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