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插嘴道:“毕竟太子殿下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当年没有确凿的证据动不了他们,如今没了顾虑王氏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李承乾哑然,自己怎么就不好惹了。
一开始只想当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逍遥快活的过完这一生,奈何处在旋涡之中身不由己。
“那照两位的意思,这几个大家族还是会选择和孤继续斗下去?”
马周摊了摊手。
“即使他们主动示好,或者愿意当缩头乌龟就此沉寂几十年,殿下难道会放过他们嘛?”
李承乾点点头。
马周说的没错,即使对方愿意让步,自己也不可能放了他们。
当年的仇必须报!
“所以如今己经很明朗了,不是他们想选择谁,而是他们根本没得选。”
会选谁扶持呢?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吴王李恪!”
为何不是晋阳李治呢?
他自然而然被马周和长孙无忌忽略了。
李恪的生母是隋朝公主,要论出身他才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尊贵的。
历史上李承乾谋反被贬,在李世民心中其实是有两个人选的,除了李泰自然就是李恪了。
可为何最后没选择他呢?
一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出身反倒成了累赘,隋朝都灭亡了,你这种前朝余孽还有什么好说。
所以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刚冒出来,便遭到所有大臣激烈的反对。
他们这些人在当年的灭隋中个个都出了大力的,不少都是前隋的臣子投靠李唐。
如今再让前隋余孽称了帝,他们还有的活嘛?就让他安安静静做个闲散王爷挺好的。
二则涉及到了党争。
以长孙无忌的官员之所以愿意支持李治,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外戚以及关陇世家门阀,李恪代表的是前朝旧部。
况且不仅因为李治是他的外甥,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治软弱无能,他可以利用这个傀儡掌控朝野局势。
而李恪呢?
能文能武,能征善战,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像他的。
两者天生就属于对立面,一旦一方得失,一定会绞尽脑汁弄死对方。
那时长孙无忌坚决反对立李恪为太子,甚至后面不惜借着房遗爱谋反案诬陷李恪,往他身上大泼脏水。
为的就是不惜一切弄死李恪,结果也如了他的愿,李恪身死,西个儿子全部流放。
李恪受此冤枉,自然心中气愤不己,临死前高呼“社稷有灵,无忌族灭”,多年后竟然成了现实。
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长孙无忌想权倾朝野清除政敌,最后自己也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