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衙禁军的名额是李世民特意给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他笼络人心。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些年对他的亏欠,又或许是为了让他安心从而真正坐稳太子这个位置。
总之,李承乾有种感觉,李世民似乎在慢慢让权给他。
难道说老头子因为这件事的打击太大,所以己经有些力不从心,萌生了退休的想法?
不不…那可不行。
一想到这里李承乾就急了,此事万万不可,若他真退了,到时候受累的不还是自己嘛。
皇帝有多累没有人比他更深有体会,连李世民都没他体会深,毕竟这些年来都是他帮忙政务,而自己的好父亲,常常喜欢当甩手掌柜。
为了处理好朝政,他几乎天天都是筋疲力尽。
这就罢了,不处理朝政时还要被那几个老师逼着读书学习,没有丝毫放松与休息的时间,每日对自己不是训斥就是上书李世民。
不能说是起早贪黑,只能说是欲哭无泪。
如今想想也难怪自己那段时间心理都变得扭曲,在这种环境下不扭曲都不正常。
不行…想起这些李承乾就充满焦虑。
好不容易这几年过了一段时日的快活日子,可不能这么快就没了。
嗯,陛下才五十岁,正是年轻谋事业的时候,可不能这么意志消沉,自己得多去刺激刺激他,这个时候退什么休。
次日一早。
近几日李世民身体和精神的状态都有些欠佳,再加之临近年关,因为魏王一事使得各个部门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导致原本就忙得不可开交的各个部门,更加忙得脚不沾地。
于是乎,这些日子便暂时停止了朝会。
李承乾踏入御书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屋内的炭火烧的正旺,即使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
李世民背着双手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发呆,从背影看显得极为落寞。
张阿难立在一旁沉默不语,等李承乾进来之时,刚准备出声便被李承乾制止,并示意他退下。
张阿难犹豫了一下,默默的退了出去。
一时间,除了炭火燃烧偶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整个房间寂静无声。
他的心里估计不好受吧…李承乾嘀咕一声,随后幽幽叹了口气。
都是自找的,半点怨不得别人。
“为何叹气?”
李承乾吟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世民转过头,眸子中带着悲伤,他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口中呢喃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诗!”
“你何时有这样的诗才了?还是在哪里抄的?”
李承乾抿了抿嘴,有些无奈的心道: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抄呢,这是引用,引用懂吗?
心里这样想,口中却笑道:“陛下忘了,如今被儒家奉为经典的那西句就是出自孩儿的口,另外那年稚奴成婚时那两首诗都是孩儿所作。”
李世民哑然一笑。
“朕差点忘了,朕一首以为你在治国理政上很有天赋,颇有朕十之二三的能力,没想到你在诗词一道上也不遑多让,嗯。差一点就赶上朕了。”
李承乾无声的翻了个白眼。
不是,你这样对吗,到底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
你是有些诗才,那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勉强也算得上是好诗。
可非要和那两位比作诗,我劝你还是不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