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年间,海波虽靖,朝堂却暗流汹涌。
紫禁城内,丹炉常热,香烟缭绕如龙蛇盘旋。
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居西苑,潜心玄修,祈求长生,二十余年不朝,国事尽付内阁与司礼监。
百官皆知,而今圣意,首重青词,次重祥瑞,至于民生疾苦、边防漕运,反倒成了末节。
近日,宫中悄然流传出一则秘闻,震动内廷。
据说圣上因“二龙不得相见”之箴言,多年避见太子,致使父子隔阂,东宫形同虚设。
然就在数日前,一云游道人奉诏入宫,于西苑精舍内与陛下密谈一夜。次日,陛下竟颁下口谕,令太子入见!
更令人骇然的是,多年体弱、传闻己病入膏肓的太子,经那道人一番“施为”,竟面色红润,自行走出寝宫,与陛下相见甚欢!
宫中皆言,太子殿下己是死而复生,枯木逢春。
此事虽被严密封锁,然宫闱秘事,岂有不漏风之理?
顷刻间,“逍遥子”之名,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越宫墙,传遍京城官场坊间。
“听说了吗?宫里来了位活神仙!叫逍遥子!”
京城最大的茶楼“一品香”内,一个锦衣商人唾沫横飞地说道。
“听说年纪甚轻,一身青衫,神通却广大得很。连‘二龙相见’这等谮言都能化解,令太子起死回生!”
邻座几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听得入神,眼中尽是惊奇之色。
“呸!什么活神仙!依我看,分明是妖道!”
隔壁桌一个粗豪汉子却压低声音反驳,“可知他是谁引荐给陛下的?乃是那工部左侍郎,严世蕃严小相公!”
“严嵩的儿子?那个……独眼龙?”同桌人惊问。
“正是!严家父子把持朝纲,蒙蔽圣听,如今又弄来这等妖人,以邪术蛊惑陛下,其心可诛!”
“嘘……慎言!慎言!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无处不在……”
朝堂之上,暗流更为汹涌。
以徐阶、高拱等为首的清流官员,对此事深怀忧虑。
陛下痴迷修道己非一日,如今竟信此等来历不明之人,行此逆天改命之事,更与奸臣严世蕃牵扯不清,实非国家之福。
然陛下对此道人信任有加,甚至特许其随意出入西苑,恩宠极隆,更在道士陶仲文之上,等闲无人敢首撄其锋。
严嵩府邸,密室之中。
严世蕃那只独眼闪烁着精明而贪婪的光芒,对其父严嵩低语:
“父亲,此逍遥子真乃天助我也!陛下对其言听计从,太子之事后,更是深信不疑。
儿己试探过,此人对金银权位似无所求,唯独对搜集各类古籍秘本、奇物异志颇有兴趣。正好投其所好,将其牢牢绑在我严家船上。”
老迈的严嵩捻着胡须,眼中混浊却透着老谋深算:
“此人手段莫测,能令太子‘起死回生’,无论是真是假,皆非易与之辈。可用,却不可不防。蕃儿,你要小心应对,借其力固圣宠即可,万不可反受其制。”
“孩儿明白。”严世蕃嘿嘿一笑,忽然压低声音。
“不过逍遥子道长昨日传了孩儿一手‘托塔式’,说孩儿肩膀上扛着两京十三省的气运,修炼此法可稳固权势。
孩儿越练越发觉得神妙,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改日也教教您老。”
严嵩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竟有此事?看来这道人果真有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