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35章 蓝衫警察与地方议会(第1页)

第35章 蓝衫警察与地方议会(第1页)

内政部的洗牌只是骨架的重塑,亚历山德罗深知,要想让新生的、疆域急剧扩大的王国真正运转顺畅、根基稳固,必须牢牢掌控两大基石:遍布城乡的治安力量(警察系统)和地方的治理权力核心(地方行政与议会)。

一、锻造秩序之剑:现代警察体系的诞生

都灵郊外,一座由废弃军营改建而成的崭新建筑群拔地而起。高耸的围墙,整齐的营房,宽阔的训练场,无不透着肃杀与纪律。大门上方,悬挂着醒目的徽章——交叉的权杖与橄榄枝,下方是“意大利王国中央警察学校”的烫金大字(虽王国尚未正式宣告,但内部己启用新称谓)。这是亚历山德罗整顿内务的又一记重拳。

传统的“巡夜人”和旧式宪兵制度,在快速扩张的王国疆域和复杂的社会形态面前,早己力不从心,效率低下且极易被地方豪强或旧势力渗透。亚历山德罗要建立的,是一支效忠国家(实质是效忠中央,效忠于他这位内政大臣)、训练有素、覆盖全国、权责清晰的现代警察力量。

“警察学校”便是这柄新剑的铸剑炉。其核心框架完全由亚历山德罗基于前世知识勾勒,并加以本土化改良:

1。招生铁律:学员主体面向社会招募,但设定严格标准:年龄18-25岁,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具备基本读写能力。最核心的一条:优先招募陆军、海军(尤其是海军陆战队)的退伍军人。亚历山德罗看中的是他们经过战火淬炼的纪律性、服从性和体能基础。统一党地方组织负责初步筛选推荐,确保政治可靠。同时,也吸纳部分地方上口碑良好、年轻有冲劲的巡夜人或低级治安官进行“回炉深造”。

2。层级架构:参照现代模式,规划清晰的层级:中央内政部警察总署->省警察厅->市警察局->县区警察分局->乡镇派出所巡警队。权责明确,指挥链通畅,打破旧式治安力量各自为政、听命地方的弊端。

3。训练革新:课程由亚历山德罗亲自审定,远超时代:

纪律与忠诚灌输:每日升旗、宣誓效忠国王与国家(强调国家而非地方)、统一制服(藏蓝色,被称为“蓝衫警”)、严格内务条例。

专业技能:法律基础(新颁布的王国刑法、民法概要)、刑事侦查入门(现场保护、痕迹提取、初步审讯)、治安管理(人群控制、交通指挥初步概念)、武器使用(手枪、警棍格斗)。

体能格斗:高强度军事化体能训练,徒手格斗及警械使用技巧(教官由黑水安保的格斗专家担任)。

特别科目”:由阿尔贝托亲自挑选的黑水资深教官、陆海军情报部门秘密授课,内容涵盖情报意识培养(如何识别可疑人员、搜集社区情报)、应对突发骚乱、保护重要目标、以及最核心的——对上级(中央)命令的绝对服从。

4。交流熔炉:将“人才交流”理念贯彻到警察系统。首期学员中,特意混合了来自撒丁、伦巴第、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等不同省份的学员,要求同吃同住同训练,强制打破地域隔阂,培养“王国警察”的集体认同感。计划未来警官晋升前,必须到不同省份(尤其是新领土)轮岗锻炼。

开学典礼上,亚历山德罗亲临训话。他身着内政大臣的深色礼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俯瞰着下方数百名剃着短发、身着崭新藏蓝制服、站姿如松的学员方阵。“诸位学员,”他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清晰而冰冷地回荡在操场上空,“你们身上穿的,不再是旧时代巡夜人的破衣烂衫,也不再是只听命于某个城镇或某个老爷的杂役服。这是意大利王国警察的制服,它象征着秩序、法律和国家的权威。”

“你们进入这所学校,就宣誓效忠国王,效忠意大利王国。你们未来的职责,是守护王国的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宁。而非效忠某个地方豪强,或屈从于任何破坏统一与稳定的势力。”

“在这里,你们将接受最严格的训练,学习最先进的知识。你们将成为王国伸向每一个角落的、维护秩序与统一的钢铁臂膀。记住你们的身份——王国警察。记住你们的使命——成为法律的化身,秩序的基石。”

亚历山德罗的训话,没有激情澎湃的口号,只有冷硬的权责界定和不容置疑的纪律要求。这反而让台下那些经历过战火的老兵们感到一种熟悉的、令人心安的秩序感。他们齐声怒吼:“效忠国王!效忠国家!维护秩序!”声浪震天。一支打上亚历山德罗烙印、以退伍军人为骨干、强调中央集权和高效执行力的现代警察力量,正式宣告诞生。

二、掌控地方权柄:议会与官员的棋局

警察是爪牙,地方行政与议会才是治理的根基。亚历山德罗对内政部的第三把火,烧向了地方权力结构。

1。推动地方议会选举:撒丁王国本土(皮埃蒙特)和伦巴第(米兰)己有较成熟的议会制度,政局相对稳定。亚历山德罗的重点,是推动新并入的中意三省(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尽快举行省级议会选举。他以“落实公民权利”、“倾听地方民意”、“实现民主治理”为由,以内政部名义向各省临时政府(己被撒丁文官和统一党控制)下达指导性文件,要求限期制定选举法并举行选举。

2。“指导”选举规则:选举法草案的拟定,自然少不了内政部和统一党的“建议”。规则上确保:选民资格设定一定的财产或教育门槛(排除底层不稳定因素,确保有产者和知识阶层主导)。选区划分“合理”,确保城市(统一党和工商业主力量强)和重要乡镇的席位优势。候选人资格审核“严格”,那些被标记为“旧势力残余”或“共和派危险分子”的人,往往在资格审查阶段就被各种理由卡掉。

3。扶持代理人:统一党中意大利各分部全力开动,利用其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深入社区、控制舆论)、以及科斯塔资本在当地工商业的影响力(提供竞选资金、动员雇员及家属投票),全力推举本党候选人,或支持立场亲统一党、亲科斯塔资本的开明乡绅、工商业主参选。

4。任命关键官员:作为内政大臣,亚历山德罗手握各省省长、重要城市市长等关键行政长官的提名权(需报首相和国王批准)。他毫不犹豫地运用这一权力:

撒丁和伦巴第:提拔或留用政绩良好、支持统一的开明官员。

中意三省:核心岗位(省长、重要城市市长、财政治安长官),优先任命经过“交流”考验、立场绝对可靠的原撒丁官员,或是在起义和过渡期被证明忠诚能干的本土统一党骨干。对于次要岗位或需要安抚本地势力的位置,则任命经过筛选、背景“干净”、立场温和的本土开明派或与科斯塔资本合作良好的地方实力派。

亚历山德罗的目标清晰:通过议会选举和关键职位任命,将中意三省的地方治理权,牢牢掌握在亲中央(实质是亲他)、亲统一党的力量手中。让省级议会成为传达王国意志、执行内政部政策的工具,而非滋生地方主义或反对力量的温床。

都灵内政大臣办公室的灯光依旧长明。亚历山德罗站在地图前,看着代表警察学校、代表新选举议会、代表新任命的蓝色标记,如同棋子般被精准地落在王国版图的各个关键节点上。行政骨架在重塑,警察利剑在锻造,地方权柄在收拢。一场以“融合”与“革新”为名、实则全方位巩固中央集权(实质是他个人权力)的宏大棋局,在他冷静而缜密的落子中,一步步走向胜势。意大利王国的内政基石,正在他手中,被浇筑上钢铁与秩序的混凝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