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跄行下飞仙台,踏入真正的北寒仙域地界。
脚下是坚硬冻土,远处山峦起伏,皆覆盖着万载不化的玄冰,空气中弥漫的寒意刺骨,远胜灵界极北。
然而,更让向之礼感到不适的,是那无处不在、却又与自身格格不入的仙灵之气。
他寻了一处背风的冰裂谷缝隙,再次布下几重隐匿禁制,这才盘膝坐下,尝试运转《金罡诀》,吸纳周天灵气疗伤。
然而,甫一引动功法,他的脸色便是一变!
灵界时,他心念微动,天地元气便如臂使指,汹涌而来。
可在此地,那些看似浓郁精纯的仙灵之气,却仿佛有了自己的“重量”和“脾性”,惰性极强,难以引动。
好不容易依仗远超同阶的神识,强行牵引来一丝,纳入经脉之中,更是问题凸显!
这仙灵之气,精纯度的确远超下界元气,但其本质更加“沉重”,蕴含的法则碎片也更加复杂高级。
他那在灵界堪称顶级的《金罡诀》运行路线,在面对仙灵之气时,竟显得无比粗糙和低效!
如同用小溪的河道去承载大江的水流,不仅转化效率奇低,那仙灵之气在经脉中运行时,更带来一种滞涩、沉重之感,甚至隐隐有撕裂经脉的倾向!
仅仅运行了一个小周天,向之礼便不得不停了下来,额头己见冷汗。
不仅伤势未见好转,反而因强行运转不适配的功法,经脉隐隐作痛,法力恢复微乎其微。
“果然如此……”他睁开眼,看着指尖一缕试图驯服却依旧躁动的仙灵之气,眼中露出了凝重与一丝无奈。
飞升之前,他便从一些上古典籍中模糊得知,仙界能量与下界不同,功法需更迭。
却没想到,差异竟如此巨大!
他这身赖以纵横灵界的《金罡诀》,到了仙界,竟几乎成了废功!
莫说快速恢复伤势,便是日常修炼,都难以为继。
这就好比一个习惯了呼吸空气的人,突然坠入水中,虽知水中有氧,却无法首接利用,需要学习全新的“呼吸”方式。
他尝试调动神识,仔细剖析这一缕仙灵之气。
在其精纯的能量核心之外,他感知到了一种更加稳固、更加致密的法则结构,尤其是与“金”相关的法则,似乎与下界感悟的锐利、坚韧有所不同,多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不朽”与“锋藏”的意蕴。
而《金罡诀》更侧重于力量的爆发与外在的防御,对这种内在的、本质的法则契合度极低。
“必须尽快找到适合仙界的功法!”向之礼心中紧迫感大增。
没有合适的功法,他就是一个空有境界却无法发挥实力的残废,在这危机西伏的仙界,寸步难行。
他回想起那飞仙台值守索要的“仙元石”,心中明了,此物恐怕不仅是交易货币,更是仙界修士修炼的基础资源,其内蕴含的,应该是更容易被吸收炼化的仙灵之力。
身无分文,功法无效,伤势未愈……开局之艰难,远超预期。
但向之礼道心坚韧,并未气馁。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当务之急,并非怨天尤人,而是利用现有条件,先稳住伤势。
他不再强行运转《金罡诀》吸纳仙灵之气,而是转而内守,仅依靠肉身本能和元神微弱的吸力,极其缓慢地汲取空气中自然散逸的仙灵之气滋养己身,虽然效果甚微,但胜在温和,不会加重伤势。
同时,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以神识细致探查自身伤势,以及熟悉周围环境上。
神识蔓延开去,虽受仙界法则压制,范围远不如灵界时广阔,但仍能覆盖方圆数十里。
他“看”到冻土下蛰伏的耐寒仙虫,感知到远处冰风中夹杂的微弱妖气,也隐约捕捉到极远处,似乎有修士飞遁留下的能量轨迹。
“那个方向……或许有仙城或者聚集地。”向之礼默默记下方向。
他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在这冰冷的裂隙中,一边以最保守的方式恢复着,一边用神识贪婪地收集着一切关于这个陌生世界的信息。
每一次神识的延伸,都能感受到仙界法则那浩瀚威严的压迫,但同时也让他对这片天地的认知加深一分。
旧路己断,新途未卜。
唯有适应,方能求生。
向之礼闭上双目,不再焦躁,心神沉入对自身伤势的调理和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中,等待着体力恢复些许,便朝着那可能有生机存在的方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