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向之礼在金石宗丹房默默耕耘,转眼又是百载。
其修为在外人看来,依旧停留在真仙中期顶峰,似乎遇到了瓶颈,进展缓慢。
但唯有他自己清楚,这是刻意压制的结果。
《元金仙诀》第二层早己圆满,第三层功法也己通过积攒贡献点兑换到手,但他并不急于突破。
根基打得越牢,未来之路才能走得越远。
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打磨神识、钻研丹道以及那本得自小会的《仙草辨识初解》上,底蕴日益深厚。
这一日,金石宗十年一度的外门大比如期举行。
大比分设修为比拼、术法较量、杂艺竞技等多个环节,旨在检验外门弟子修炼成果,优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励,更有机会被内门长老看中,收入门下。
向之礼本无意参与这等出头之事,但丹房管事却下了指令,要求所有杂役弟子至少需参加“杂艺竞技”中的“基础丹火操控”一项,算是丹房内部的考核。
无奈之下,向之礼只得报名。
“基础丹火操控”的比试场地设在丹房外的一片广场上,规则简单粗暴:场地中央悬浮着十块质地坚硬、但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的“试火石”。
参赛者需在限定时间内,以自身丹火灼烧试火石,根据在其上留下的灼痕深浅、均匀度以及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来评判高下。
参加此项比试的多是丹房杂役或一些对丹道有兴趣的外门弟子,修为参差不齐,但多以真仙中期为主。
向之礼混杂其中,毫不起眼。
比试开始,众人各显神通。
有人催动烈焰,试图以猛火快速灼烧,却往往控制不稳,灼痕深浅不一,甚至有人首接将试火石烧得炸裂开来;有人则小心翼翼,火焰微弱,灼痕浅淡,难有建树。
轮到向之礼时,他面色平静,指尖跃起一簇看似平平无奇的金红色火焰——这是他模拟《元金仙诀》特性凝练出的普通仙火,并未显露心源净火或更精妙的手段。
火焰并不炽烈,却异常凝练稳定。
他并未急于灼烧试火石,而是先以神识仔细感应了石块的纹理结构和能量节点。
随后,火焰如同拥有生命般,化作一道纤细灵动的火线,并非均匀炙烤整个表面,而是精准地游走于试火石最易受热的几条细微脉络之上!
火线过处,留下清晰、均匀、深度恰到好处的灼痕,仿佛是用最精细的刻刀雕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