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1975:开局一把猎枪,签到变强 > 第165章 借势定策(第2页)

第165章 借势定策(第2页)

“比如我收山货,乡亲们得了实惠,积极性高了,能换钱改善生活。”

“我呢,也能赚点辛苦钱,如果能扩大规模,以后说不定还能雇人,解决几个人的工作问题。”

陈野没敢说的太过火,尽量让自己的说辞,不超过这个年代太多。

陈金生飞快地记录着,眼神发亮:“就象鲶鱼效应!”

“放几条鲶鱼进去,把一整船沙丁鱼都激活了!”

“你说的这个我不太懂。”

陈野笑道,“反正就是先富起来这部分人。

“他们能带动周围的人,让大伙看到,只要肯干、会干,是有机会过上好日子的。”

“而不是象现在,死气沉沉,一眼望到头都是穷。”

“妙啊!”

陈金生一拍大腿,“这个说法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比直接提‘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化’好听多了,也更容易让上面的人接受!”

“阿野,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他兴奋地站起来踱步:“我之前还发愁,这计划书怎么写才能不让那些保守的领导直接拍桌子。”

“如果以我的名义,加之我爷爷那点香火情。”

“再重点突出‘试验’、‘试点’、‘带动效应’、‘改善民生’,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成功率肯定高很多!”

陈野点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金哥,你来自香港,身份特殊。”

“由你提出‘借鉴香港某些灵活做法,进行有限度的本地化试点’,比我自己嚷嚷着要做生意,分量重得多,也安全得多。”

“我明白!我太明白了!”

陈金生激动地搓着手,“阿野,你放心,这计划书,咱们就这么写!”

“把我爷爷捐飞机打鬼子的事也提一提,表明我们爱国爱乡,投资也是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不是为了剥削!政治正确很重要!”

两人越说越投机,从计划书的整体框架,到可能遇到的质疑以及如何反驳,再到具体能提出哪些试点项目,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陈金生丰富的商业知识和陈野超前的眼光相互碰撞,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

“还有税费!”

陈金生补充道,“一定要提,试点企业愿意遵守规定,依法纳税,为国家和集体做贡献!”

“这样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对!还要强调解决就业,尤其是知青和城市剩馀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陈野补充,“这也是很多领导头疼的大事。”

中午吃饭时,两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匆匆扒拉几口就又钻回屋里继续琢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