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显然陈瑾压根没想过啊!
“下面有请这部电影的主演、出品人说一下获奖感言!”
张一谋大笑著,把舞台留给了有些风中凌乱的陈瑾。
关键下面的很多老外也很起鬨的在那欢呼支持,这样的小插曲无疑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版本。
而且已经是最后一个大奖,多人发言其实也是常態。
最后,陈瑾直接站在了耸了耸肩,而后神情突然转为严肃:“谢谢,虽然张导已经谢过了评审团和组委会,但我依旧心怀感恩!”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影片!”
或许是因为陈瑾用了台词的技巧,有些深沉的语言,导致感染力影响到了在场的所有人。
很多原本起鬨鼓掌的声音,也渐渐的转为微弱,取而代之的……一种安寧。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是一个关於黑暗,更关於希望的故事!”
“它发生在1937年的寒冬,那座名为金陵的城市上空,笼罩著无法散尽的阴霾!”
“战爭的机器碾碎了无数纯真的生命,我的千千万万的同胞,那不是一串数字,而是鲜活的个体!”
“更留下了,触目惊心的废墟和歷史难以癒合的伤口!”
安静了!
整个电影宫此刻安静的落针可闻,显然陈瑾的语调,確实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
陈瑾必须要通过这个平台,把金陵大屠杀这件事说出去。
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是最好的宣传。
“我们选择讲述它,並非为了沉溺於苦难的深渊,而是要寻找那即使在最浓重的黑暗中,也未曾熄灭的人性之光——那由女性、军人、国际主义者,由他们看似脆弱却无比坚韧的灵魂所点燃的微光!”
“尤其是我脚下这个同样曾见证过战爭伤痕的国家,也曾诞生过一位帮助金陵大屠杀25万多华夏同胞的国际主义战士——拉贝先生!”
“因此,这座金熊奖,属於他们!”
“属於所有在战爭中为了尊严、为了爱、为了生命本身不屈抗爭的人!”
啪!啪!啪!
在场的德国人全部肃然起敬的鼓掌。
这段歷史在德国其实也很多人知晓,尤其是老迪特!
他就是汉堡人,跟约翰·拉贝是老乡,当初他担任汉堡文化部门领导的时候,参与纪念馆的建设。
而这,其实也是他为什么这般强烈邀请张一谋参加柏林的原因。
也是他这般站台的坚持!
“感谢评委们对这部电影的认可和坚定,这个奖不仅是对我们电影的肯定,更是对那段歷史的尊重!”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金陵大屠杀的这段歷史,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战爭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我们由衷地希望,这部电影能成为一座桥樑,让世界更深入地理解古老东方土地曾经承受的深重苦难,以及那里的人们如何在创伤中锻造出如此坚韧、深沉、同时又饱含人性温暖的精神!”
陈瑾昂著头,已经有些哽咽。
他深呼出一口气,而后才道:“我想,我们之所以热爱电影,或许是因为它能打破语言的壁垒,让一个华夏女孩的眼泪,落在德国老妇的手背上!”
“让一段金陵的故事,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
“就像柏林围墙遗址上的涂鸦『自由从不会自己到来,它需要被爭取一样;而我们的电影,或许就是一种『爭取——爭取记住,爭取理解,爭取让更多的人知道,更更多的人铭记!”
这一次,连带台上的张一谋几个,也开始鼓起了掌。
张一谋显然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有备而来?
是因为他知道能获奖么?
其实不是!
是因为陈瑾觉得,如果能获奖,到时候记者採访也能这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