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实话。
虽说周屿从小是个自负聪明的人,但他又是个很务实的人。
参加过高考的朋友们都知道。
TOP3和TOP2的录取分数线也许不会差太多,二者差距似乎也不算大。
但是真正能录取,到录取后你有专业选择权,其中的差距又是不小的。
特别是在头部高校这档,
你想从TOP2冲进TOP3,哪怕只是提个十来分,
那也不是靠“努努力”就能做到的事了。
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
十来分,可能是许多人复读几年都无法提升的。
所以他没敢随便说。
也不想立什么不切实际的flag。
这是周屿的性格——
冷静、务实,擅长权衡,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
如果换作是曾文强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他肯定会张口来一句:
“如果连flag都不敢立,连失败都害怕,那你还能做到什么?”
嚣张、热血、不讲逻辑。
话说回来。
谁从小没个清北梦呢?
周屿自然也有。
尤其是那句:“寒窗苦读十二载,水木清华侯君来。”
当年第一次看到,就给上辈子高三的周同学整得热血沸腾,
一腔孤勇地惦记了好多年。
再加上工作过的经验告诉他——
学校和专业面前,永远是优先学校。
顶尖的平台,哪怕是冷门专业,也总有翻盘的机会;
而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在天花板上往往寸步难行。
虽说TOP3也很好,但能更好,肯定是选择更好。
所以,如果真的能上,那他自然还是想冲更高的。
但真正到了这个“假如可以选择更好的”节点,
周屿反倒有点说不清的情绪了。
因为他知道,
如果这一世真的去了清北,
那他人生的轨道,将彻底脱离前一世的剧本。
那些大学时认识的人,那些回忆、故事、熟悉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