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 第196章 晚自习日常(第5页)

第196章 晚自习日常(第5页)

“我才不要搞物理嘞。我以后要当翻译官!”陈云汐说道。

事实上,这不过是出于礼貌的反问。

因为临安中学、乃至五班未来的大多数人,周屿早己知晓。

比如说。

很多年后的后来啊——

姜媛没有如愿成为一名法医。

但是成了一名无国界的妇产科医生,奔走于战火与疫情之间,穿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这个总爱扎着马尾、逻辑清晰、热衷推理的小陈同学,人生轨迹却走得更为意料之外。

她并没有如愿去读英语系。

而是意外地转身学了法学。

本科毕业后,她拿到全额奖学金,远赴漂亮国,进入耶鲁法学院攻读J。D。(JurisDoctor,法学博士)。

不同于动辄五六年、专注学术研究的Ph。D。。

J。D。属于职业型博士学位,只需三年即可完成,课程聚焦于法律实务训练,无需撰写学术论文。

于是,25岁那年,她拿到了学位。

然后通过纽约州的Bar,在纽约做起了非诉律师,专攻企业合并、IPO之类的大项目。

几年辗转,晋升飞快——

在周屿重生的那年,她己是某红圈所纽约办公室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锋芒初现,气场拉满。

而清冷少女呢?

这一点,周屿记得尤为清楚。

那一年,她以临安中学第一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被心仪的首都大学录取。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懂——当你的全省排名靠前到一定程度,甚至成绩还不能查呢,清北的招生组就己经开始“抢人大战”。

尖子生名单一到手,电话、微信、甚至亲自登门,什么“提前预录”“定向保送”,无所不用其极。

哪怕稍逊一点的名次,Top3的学校也会找上门,开出更好的专业或待遇,只为把你挖走。

(PS:作者高考的那个年代是这样的,现在不知道哈!)

但林望舒当年却毫不犹豫,坚定地选择了首都大学的物理系。

是的,在这三位好姐妹中,只有她在高考中得偿所愿了。

十八岁时或许遗憾,二十岁时可能彷徨,可到了三十岁,谁又真的还在耿耿于怀?

就像周屿。

他当年是想报数学系的,但分数差了几分。

母校的数学系放眼全国都是最顶尖的,录取门槛也一向高于计算机系。

尤其是08年那会儿,计算机专业还没有成为后世那样的香饽饽。

可现在回头看,三十岁的他并不觉得遗憾。

人生如旷野嘛,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