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队在鲍里斯·迪奥加盟后焕发出全新的战术活力。
这位从太阳出道、在马刺成长为组织型前锋的老将,一被提上首发就为爵士的进攻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改变。
他在三分线内游走策应,俨然成为球队的中转枢纽,让爵士的进攻体系变得立体而流畅,颇有2014年马刺时期迪奥被提上首发时的神韵。
在迪奥的穿针引线之下,鲁迪·戈贝尔在内线频频获得“吃饼”良机。
尽管保罗·加索尔在身高和静态天赋上并不逊色,但脚步移动己难以跟上年轻的戈贝尔,只能目送对手在篮下连连得分。
进攻端的顺畅也极大激发了戈贝尔的防守积极性。
他三番五次对德里克·罗斯和吉米·巴特勒的突破进行强力干扰,还送出了两记精彩的“排球大帽”,让爵士的禁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禁飞区。
反观湖人,这套阵容的最大弊端暴露无遗。
外线只有程谦沐一个稳定的三分点。
尽管巴特勒与罗斯甚至西亚卡姆都在在三分球上投入大量练习,但与从小练就投射基本功的纯正射手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突破空切受挫的焦急心态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投篮稳定性,连续错失空位三分让二人愈发急躁,陷入恶性循环。
尽管程谦沐一人扛起进攻大旗,苦苦支撑,爵士还是以29:24领先结束本节。
迪奥的策应和戈贝尔的活力,让爵士在战术层面完全占据了上风。
不仅如此,锡伯杜在战术层面的固执与保守,在这一刻显露无遗。
不少湖人球迷己经开始在心里嘀咕:这要是“禅师”菲尔·杰克逊,一见局势不对早就做出调整了。
看看对面爵士的奎因·斯奈德,己经连续调兵遣将、变换战术,而锡伯杜却仍稳坐钓鱼台,仿佛场上的被动与他无关。
不过,身为湖人的资深球迷,大家都明白不能单凭一节比赛就下定论。
只要最终能赢球,此时的“毫无作为”反而会被赞誉为“沉着冷静”;
可一旦输球,网络上“分锅大会”的矛头必然第一个指向锡伯杜。
这就是湖人主帅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在洛杉矶,赢球时一切皆对,输球时一切皆错。
一点优点会被无限放大,一丝缺点也同样无处遁形。
TNT首播间里,奥尼尔和巴克利也正热烈讨论着这一点。
奥尼尔率先开口:“斯奈德曾在2011-12赛季担任湖人助教,给迈克·布朗打下手。
他的临场调整能力可比布朗强多了。
不过看他唾沫横飞给球员打气的样子,倒还真有几分迈克布朗的风采!”
巴克利点头接话:“爵士简首把手里这副牌打到了极致,这才是一个好教练该有的本事。
他们虽然没有超级巨星,但个个都是实力派。
博瑞斯一提上首发,全队进攻立刻提升一个档次。”
肯尼·史密斯适时插话:“那么查尔斯、沙克,你们认为湖人该如何破局?
戈贝尔的存在让缺乏稳定投篮能力的德里克和吉米显得有些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