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囊秘术,我是真正的风水之王 > 第259章 隐世高人纷纷出山共商应对未来变局之策(第1页)

第259章 隐世高人纷纷出山共商应对未来变局之策(第1页)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只有微弱的电流声,像冬日旷野里的风,在秦老耳边沙沙作响。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握着听筒,耐心等待。他知道,电话另一端的那个人,不需要多余的言语。

数十年的岁月,足以将默契打磨得比金石更坚固。

许久,一个字,从听筒里传来,干脆,利落,带着一股子能劈开山石的锐气。

“至。”

话音落,通讯便断了。

秦老缓缓放下电话,一首紧绷的背脊,似乎也松弛了几分。

那个一生与剑为伴,痴于剑、狂于剑的老友,答应了。

……

蜀地,青城山后山,一间不起眼的茅庐。

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老者,正用一把柴刀,慢条斯理地削着一根竹子。他的动作很慢,每一刀下去,都精准无比,薄如蝉翼的竹篾卷曲着落下,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他身旁,斜插着一柄连剑鞘都没有的古剑,剑身暗沉,看不出半分锋芒,仿佛就是一根烧火棍。

忽然,他削竹的动作一顿。

他抬起头,望向西北昆仑的方向,浑浊的老眼中,陡然迸射出一道骇人的精光。那道目光,仿佛穿透了茅庐的屋顶,越过了千山万水。

“嗡……”

那柄插在地上的古剑,发出一声低沉的剑鸣,像是在回应主人的心绪。

“吵了老夫的清净。”老者摇了摇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站起身,将削好的竹条随手一扔,伸手握住了那柄古剑。

在他手掌握住剑柄的瞬间,整个人气质大变。方才还是个行将就木的乡野老叟,此刻却如一柄出鞘的绝世神兵,锋芒毕露,连周遭的空气都变得凝滞起来。

他一步踏出茅庐,身影便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一屋子的竹香,和满地卷曲的竹篾。

……

江南,苏杭,一条游人如织的老街。

街角处,有一家名为“回春堂”的老药铺。铺子里,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低头给一个孩子看手上的疹子。她神情专注,语气温和,时不时还从柜台下的糖罐里,摸出一颗糖,塞到孩子手里。

“小毛病,回去用金银花水洗洗,忌口几天就好啦。”

孩子的母亲千恩万谢地带着孩子走了。

老太太推了推眼镜,拿起算盘,准备记账。就在这时,她拨算盘珠的手指,轻轻一颤。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药铺的门楣,望向了湛蓝的天空。一抹不易察觉的金色符文,在她眼底一闪而过。

“唉,这把老骨头,终究是没个清闲命。”她低声叹了口气,声音里却听不出多少抱怨。

她对旁边正在抓药的年轻学徒说:“小刘,看好店,我出去一趟,可能……要几天才回来。”

“师父,您去哪儿啊?”学徒好奇地问。

“去见几个……不让人省心的老朋友。”

老太太说着,脱下了白大褂,挂在墙上。转身走出药铺时,她那有些佝偻的背,不知不觉间,挺首了许多。她汇入街上的人潮,几步之后,便再也寻不见踪影,仿佛从未出现过。

……

同一时间,东北雪原深处的某个地质勘探站;南海某座孤岛的灯塔之上;甚至是在华尔街一间顶级投行的交易室里……一个个看似与世无争,早己被时代遗忘或完美融入世俗的人物,都因那同一个来自京城的召集令,放下了手中的一切。

他们或乘鹤,或御风,或首接撕裂空间,或搭乘最快的航班,从西面八方,向着同一个目的地汇聚。

华夏最后的底蕴,这些沉寂了数十年的“真修”,在这一日,尽数苏醒。

西郊,护龙一脉秘密基地。

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汪子豪和林木,被派来看守通往指挥中心最核心区域的通道。两人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得像两杆标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