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 第6章 剧组学习(第1页)

第6章 剧组学习(第1页)

第二天,江屿准时到了将军澳片场,并带来了那份薄礼。

王胖子看到那支红酒和茶具,眼睛亮了一下,王胖子是识货之人,知道这两样东西价值不低,对江屿的懂事更加满意,也更确信这小子来历不简单。

“啧,后生仔,用不着这么客气啊!”王胖子嘴上说着,却笑眯眯地让助理收下了,“好啦,去找阿权吧。有什么不懂就问,不要怕羞!”

就这样,江屿以一种学徒的身份,正式进入了王胖子的剧组。

将军澳片场比邵氏外景地要庞大和混乱得多。

几个剧组同时开工,到处是忙碌的工作人员、堆积的器材、大声的吆喝和临时搭建的布景。

场务头权哥是个皮肤黝黑、嗓门洪亮的中年男人,听说江屿是王导介绍来的,打量了江屿几眼,看江屿身形挺拔不像吃不了苦的,便也没多问,首接指派任务:

“呐,现在把这箱道具搬去三号棚!接着去服装组帮忙拿衣服!快点!”

江屿没有任何废话,点头应下,扛起那箱沉重的道具就走。

江屿动作麻利,脚步沉稳,丝毫没有某些新人那种笨手笨脚或者怨天尤人的样子。

一天下来,江屿几乎跑遍了片场的各个角落,搬器材、拉电线、给演员递水、帮美术组钉背景板、甚至帮忙去外面买下午茶……

江屿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剧组运作的一切细节。

“飞纸仔”:编剧经常临时改剧本,助理要飞快地把新对白(飞纸)送到演员手上,演员往往只能在开拍前几分钟才能拿到最终台词。

江屿曾亲眼看到一个主演一边化妆一边背刚送来的新对白。

灯光师的“土法炼钢”:没有那么多先进的电脑灯,灯光师用各种白炽灯、镝灯,加上不同颜色的糖纸(滤色纸)甚至啤酒瓶玻璃来制造光影效果。

摄影组的“手动对焦”:跟焦员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手感,全程手动跟着演员的运动来旋转对焦环,保证画面清晰。

导演的调度:王胖子坐在监视器后,往往能快速做出决策,现场反应极快,一边盯着表演,一边还要兼顾镜头、灯光、演员状态,大脑如同高速处理器。

江屿的超强学习能力和观察力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仅快速记住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甚至能举一反三。

有一次,一个移动轨道车的轮子卡住了,场务急得满头大汗。

江屿过去看了一眼,发现是地板上一个小凹坑导致的,江屿二话不说,找来几片废弃的硬纸壳垫在下面,问题瞬间解决。

权哥看到,难得地夸了一句:“后生仔,挺机灵!”

另一次,拍摄一个需要复杂走位的群戏,副导演拿着喇叭喊得声嘶力竭,演员们还是有点混乱。

在一旁帮忙布光的江屿,默默记下了走位点和摄影机运动轨迹,趁休息时,用简单的树枝在地上画出示意图,找了个机会跟副导演小声提了一句。

副导演将信将疑地按照他画的图一试,拍摄果然顺畅了许多,惊讶地看了江屿好几眼。

江屿为人又大方,经常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喝饮料吃宵夜,加上江屿干活卖力、脑子灵活、长得又养眼,很快就在剧组里混了个脸熟,从导演到场工,都对这个新来的靓仔助理印象颇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