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暗流如同无形的触手,持续不断地探查着联盟疆域的规则基底。
林风全力维持的“幻影帷幕”虽然干扰了大部分首接扫描,但这股暗流却如同经验丰富的侦探,通过分析规则的“背景噪音”和能量流动的细微模式,一点点地拼凑着真相。
被动防御己显捉襟见肘。
林风与格隆、“渊”迅速敲定了反击方案----构建一个精心设计的“逻辑迷宫”,一个看似自洽、实则蕴含致命悖论的虚假规则框架,主动“喂”给那高维的探查者。
“迷宫的核心,必须是一个它们无法拒绝的‘诱饵’。”格隆的数据流疯狂运转,“一个看似完美的、高度有序的、符合它们‘蓝图’理念的规则模型片段。”
“但在这个片段内部,我们要埋下‘种子’。”林风补充道,“基于‘渊’提供的深渊知识,那些挑战绝对秩序的终极悖论----比如‘自指循环’、‘无限递归’、‘理发师悖论’在规则层面的体现。”
“吾……可以提供……几个……连‘观察者’……也……难以……完全解析的……古老谜题……”“渊”的意念中带着一丝慎重,“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它们……识破……或者……迷宫失控……可能……反噬……我们自身……”
“没有时间犹豫了。”林风决然道,“开始构建!”
计划迅速执行。
在林风的超维织构体主导下,联盟调动了前所未有的资源。
庞大的能量被汇聚,秩序经纬线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开始编织一个极其复杂、层层嵌套的虚拟规则框架。
这个框架的最外层,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纯粹几何美的秩序结构。物理常数稳定,能量流动高效有序,仿佛一个理想化的、被精心设计过的宇宙微缩模型。
这正是为了吸引“终末蓝图”探查的诱饵。
然而,在这个完美秩序的表象之下,格隆团队和“渊”联手,将那些危险的悖论“种子”悄无声息地植入其中。
他们在能量守恒定律的深层链接中,嵌入了一个微型的“永动机”逻辑循环;在空间维度的定义公式里,设置了一个指向自身的“自指函数”;甚至在时间流的基本参数中,引入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因果倒错”扰动……
整个“逻辑迷宫”的构建,如同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每一处悖论的植入都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足够隐蔽,不能被轻易察觉,又要足够致命,一旦被触发就能引发连锁的逻辑崩溃。
林风作为总控核心,心神消耗巨大。
他必须同时协调秩序的稳定与悖论的潜伏,确保这个脆弱的“迷宫”在被探查前不会自行瓦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逻辑迷宫”逐渐成型,其散发出的、那种高度有序又带着一丝诡异“完美”的规则波动,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果然更加吸引了那股维度暗流的注意。
探查的力度明显加强了。
暗流不再满足于外围感知,开始尝试深入“迷宫”的外层结构。
“鱼儿上钩了。”格隆紧张地监控着数据流。
维度暗流小心翼翼地渗透进“迷宫”的外层,似乎对这片“高度有序”的区域非常满意,探查变得细致而深入。
它开始解析这里的每一个规则节点,记录每一种能量模式。
林风屏住呼吸,引导着“迷宫”做出适当的反应----展示出更多的“秩序之美”,同时牢牢锁住内层的悖论陷阱,等待最佳时机。
探查持续了很长时间,那股暗流似乎极其谨慎,并未冒进。它甚至尝试用自身的力量,轻微地“优化”了迷宫外层几个微不足道的规则参数,使其更加符合某种理想状态。
这种举动,让林风更加确信了“终末蓝图”那试图将一切纳入其掌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