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寒了功臣们的心吗?也显得皇家格局小,建这建筑还要别人掏钱,功臣后代该咋看咱大明皇室?”
杨靖点头。
“是臣考虑不周。”
他咬咬牙,又道。
“不如先从泉州、宁波两市舶司调点银子?”
詹徽出口反驳。
“这不等于是寅吃卯粮,全靠赌运气吗?”
“没灾没祸的时候倒还好说,可万一出了岔子,朝廷拿不出钱来赈灾,这责任谁担得起?”
“眼瞅着就要入夏了,长江、黄河要是决了口,太湖要是涨了水,到时候手里没银子可怎么办?”
朱小宝道。
“东岸战事快结束了,等那边完了,财政压力就能小些。”
秦放拱手。
“太孙殿下,臣觉得可以先缓一缓应天城城墙的修葺,应天在腹地,就算打仗也安全。”
朱小宝想了想,道。
“就按秦尚书说的办。”
“是。”
五月,朱小宝偷偷让工部动工修建功勋庙,就建在太庙右边。
这事瞒着朱元璋。
这个月,永不加赋的政策差不多铺到了全国各个角落。
另一边,打了八个月的东海战役也总算画上句号。
倭奴全境都被明军拿下,蓝玉这下可成了继白起之后的第一屠夫。
这消息压根瞒不住,毕竟明军在倭奴岛驻了六十多万人,还有朝鲜的十几万兵帮忙,动静太大了。
可蓝玉没着急班师回朝,把倭寇收拾干净后,他还有别的活儿要干。
如今整个倭奴岛成了大明的资源仓库,蓝玉正组织大军搜刮银子、粮食,还派了支专业队伍勘探地下的矿产。
一个国家被端了,后续的扫尾工作多着呢!
他已经让人把消息往应天府送了。
这会儿,一艘朝鲜船正往回赶,到了朝鲜后转道鸭绿江进入辽东,又换快马直奔北平城。
燕王府里,有亲兵捧着个木匣子,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见到朱棣,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参见燕王殿下!”
这可是朱棣的心腹,刚从倭奴战场回来的。
朱棣脸色凝重,对外喊道。
“去把张玉喊来!”
说罢,又吩咐。
“今天王府不见外客,四周加派人手警戒!”
没一会儿,张玉火急火燎赶来,神色也透着紧张。
很快,正厅里就聚齐了朱棣最核心的班底。
姚广孝、朱高炽、朱高煦、张玉、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