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不好意思了。”
“放开我啊!!”
然而在朱棣的控制下,朱闲丝毫没有挣扎的余地,硬生生被拖走了。
朱元璋见状,顿时一阵舒爽,咱使唤不动你,还使唤不动老四吗?
幼稚!
“来来来,接着喝,今晚不醉不归!”
在朱闲的嚎叫声中,朱元璋龙颜大悦,和面色古怪的徐达二人畅饮起来。
次日清晨。
朱标睡眼惺忪的站在朝堂上,看着文武百官,一阵无语。
今日仍然是代替上朝的一天啊。
昨晚他熬了个通宵,才处理完那一桌案的奏折,话说自打认识朱闲以后,朱元璋频频撂挑子,朱标的日子是愈发艰难了。
看见今天又是朱标代为上朝,下面的群臣也都悄悄议论起来。
刘伯温和李善长无奈的相视一笑,不必多言,就心知肚明了。
陛下这是又去找朱闲了。
这份恩宠,简直是让人无话可说,这么多年以来,朱元璋哪曾亲自去过臣子家中,更别说几次三番的去。
现在,他都快天天住在朱闲那里,长此以往,朱闲那处小院,都快成第二个皇宫了!
以后群臣索性也别上朝了,全去朱闲小院得了。
“善长兄,你说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啊?”
李善长身旁的宋濂眉头紧锁,疑惑的低声问道。
洪武初年,宋濂就被朱元璋礼聘为“五经”师,给太子朱标讲学,洪武二年时,奉命主修《元史》。
有圣上御言的“开国文臣之首”之称,乃当世第一大儒。
可以这么说,他在士林中的威望,即便是刘伯温等人也不可及。
在向来崇奉儒学和礼制的文官之中,甚至比李善长更负清名,李善长只是擅长处理政事,还是淮西勋贵之首,所以在权势地位上才会压他一头。
在早朝时,他却是可以和李善长并排而列,此刻趁早朝尚未正式开始,才能低声攀谈。
“什么什么情况?”
李善长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问道。